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民法典》对"利益"保护的法理建构-—逻辑基础、实现路径与实现方式
文献摘要:
我国《民法典》将"利益"与"权利"并列为保护客体,但对于"利益"保护的逻辑基础、实现路径和实现方式,尚存在较多不明确之处."法不禁止皆自由"具有对各种利益进行正当性证成的解释创设功能,是对利益提供保护的逻辑基础.《民法典》第126条中的"其他民事权利和利益"实际上属于法益的不同类别,对利益予以救济的实质是实现法益的区分保 护.不区分保护模式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逻辑困境与实践弊端,应当予以扬弃,利益在《民法典》中的确认与实现必须以区分保护模式为唯一的实现路径.从法益区分保护的视角来看,规范应由规则、原则和一般条款三种规范类型组成,一般条款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三种规范对于利益的保护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利益;法益;法不禁止皆自由;一般条款
作者姓名:
孙山
作者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山-.《民法典》对"利益"保护的法理建构-—逻辑基础、实现路径与实现方式)[J].北方法学,2022(02):49-63
A类:
法不禁止皆自由
B类:
民法典,逻辑基础,实现方式,并列,正当性,证成,民事权利,法益,救济,现法,区分保护,保护模式,难以克服,逻辑困境,扬弃,一般条款,规范类型
AB值:
0.2618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