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慈善组织捐赠人的民事权利之重塑
文献摘要:
受制于《慈善法》的公法优位取向,捐赠人与慈善组织间的民事关系未得到应有关注,捐赠人权利名归而实不至.不仅如此,立基于赠与合同机制厘定捐赠人和慈善组织的法律关系,铸成了切断两者之间持续性关系的制度逻辑,抑制了捐赠人权利的确认和行使.以《民法典》实施为背景,慈善组织治理应当从"权力逻辑"中释放"权利逻辑",基于捐赠人和慈善组织间捐赠合同的非典型性和不完备性,以信义关系为枢纽对两者间民事关系进行再阐释.未来修改《慈善法》,应采用"权利确认+行为控制"双向规范模式,强化捐赠人知情权、重整撤销权、增设变更权、引入归入权.在司法程序中,发挥信义义务的衡平性功能,遏制目前慈善组织治理的乱象,推动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为第三次分配提供可行的实现机制.
文献关键词:
慈善组织;赠与合同;捐赠合同;信义义务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晓倩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晓倩-.慈善组织捐赠人的民事权利之重塑)[J].法学家,2022(05):102-115
A类:
捐赠合同,衡平性
B类:
慈善组织,捐赠人,民事权利,受制于,慈善法,公法,人权,不仅如此,赠与合同,合同机制,厘定,法律关系,铸成,切断,制度逻辑,民法典,施为,组织治理,权力逻辑,权利逻辑,非典型性,完备性,信义关系,行为控制,规范模式,知情权,重整,撤销权,变更权,归入,司法程序,信义义务,性功能,乱象,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配提,实现机制
AB值:
0.3418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