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眶上外侧入路夹闭后循环动脉瘤七例并文献复习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眶上外侧入路夹闭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经眶上外侧入路夹闭的后循环动脉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临床症状、Hunt-Hess分级量表,及影像学资料如动脉瘤部位、大小以及瘤颈宽度.术前使用Mimics 21.0医学影像控制系统三维重建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模拟眶上外侧入路开颅,测量动脉瘤两侧大脑后动脉分叉角度、动脉瘤直径以及动脉瘤颈与后床突的距离.术后即刻行CT或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评估动脉瘤是否完全夹闭并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通过门诊或电话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预后,GOS评分1~3分为预后较差,4~5分为预后较好;影像随访采用门诊复查CTA,明确动脉瘤是否夹闭完全或复发.结果 共纳入7例患者,其中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5例、大脑后动脉瘤1例、小脑上动脉瘤1例,动脉瘤均高于后床突.所有患者动脉瘤经眶上外侧入路完全夹闭.术后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肌力下降4例,动眼神经麻痹3例,脑梗死1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6个月临床随访,GOS评分4~5分5例(预后较好),GOS评分3分2例(预后较差);门诊CTA复查均示动脉瘤夹闭完全,无复发.结论 后循环动脉瘤手术复杂且并发症多,眶上外侧入路作为一种改良入路可尝试用来夹闭破裂及未破裂后循环动脉瘤,可能适用于高于后床突、Hunt-HessⅠ~Ⅲ级且位于鞍后的动脉瘤.
文献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基底动脉;后循环动脉瘤;眶上外侧入路;夹闭术
作者姓名:
仇尤佳;王紫兰;陈周青;顾枫;谈心;王世鑫;王伟;朱昀;王中
作者机构:
215006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苏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
引用格式:
[1]仇尤佳;王紫兰;陈周青;顾枫;谈心;王世鑫;王伟;朱昀;王中-.眶上外侧入路夹闭后循环动脉瘤七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2(01):43-50
A类:
B类:
眶上外侧入路,后循环动脉瘤,文献复习,影像学特征,手术疗效,苏州大学,神经外科,Hunt,Hess,Mimics,医学影像,三维重建,开颅,大脑后动脉,分叉角度,动脉瘤直径,即刻,血管成像,CTA,检查评估,围手术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情况,过门,临床随访,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预后,复查,基底动脉,顶端,小脑上动脉,肌力,动眼神经麻痹,脑梗死,肺部感染,动脉瘤夹闭,动脉瘤手术,改良入路,试用,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AB值:
0.2282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