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摩擦摆支座的轨道交通高架桥减隔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
文献摘要:
基于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的轨道交通高架桥在地震时位移较大,相邻跨由于相位差的存在有相互碰撞的风险,需探究在取得高隔震率的同时如何降低梁端相对位移,避免相邻跨结构产生碰撞.以北京市轨道交通平谷线高架桥为背景,探讨在不同的地震峰值加速度区域减隔震设计的隔震效果,以及相对于延性抗震设计的经济优势;推导结构体系周期的计算公式,提出梁端伸缩缝宽度的设计方法.分析表明,在0.2g、0.3g峰值加速度区域,墩柱隔震率几乎持平,高峰值加速度区域减隔震设计具备良好的经济性;相邻跨体系隔震周期越接近,梁端相对位移越小.
文献关键词:
轨道交通;抗震设计;减隔震设计;梁端间隙;摩擦摆支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松松;陈功;李盼到
作者机构: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松松;陈功;李盼到-.基于摩擦摆支座的轨道交通高架桥减隔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22(03):95-100
A类:
震时位移,梁端间隙
B类:
摩擦摆支座,轨道交通高架桥,减隔震性能,设计方法研究,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相位差,隔震率,端相,相对位移,北京市轨道交通,平谷线,峰值加速度,减隔震设计,隔震效果,延性抗震设计,经济优势,结构体系,端伸缩,伸缩缝,缝宽,2g,3g,墩柱,持平
AB值:
0.2671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