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路堤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抗桩体弯折破坏地梁效应
文献摘要:
采用能较好地描述混凝土张拉裂缝的Mohr-T模型,基于有限差分方法,开展混凝土桩?地梁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三维数值仿真,分析地梁对混凝土桩弯折破坏的抑制效应,讨论混凝土强度及桩体嵌入深度对路堤下混凝土桩?地梁复合地基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路堤荷载引起复合地基产生不均匀侧向变形,处于路堤坡脚附近的混凝土桩抗弯能力较弱,故率先发生断裂,断桩局部位置产生应力转移,引发邻近的混凝土桩逐根发生断裂,是复合地基主要的失稳破坏模式;桩顶设置地梁可联结混凝土桩群,能有效加强混凝土桩的水平抗弯刚度,提高复合地基的抗横向变形能力,大幅削减复合地基整体的侧向位移,增大桩体轴向压力,减小桩身弯矩,降低桩体截面弯拉应力和桩间土附加应力,从而强化桩体的抗弯能力,继而提高混凝土桩?地梁复合地基整体稳定性.此外,地梁对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破坏机制具有重要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弯折破坏;路堤荷载;地梁效应;Mohr-T模型
作者姓名:
罗强;马宏飞;王腾飞;张良;蒋良潍
作者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
引用格式:
[1]罗强;马宏飞;王腾飞;张良;蒋良潍-.路堤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抗桩体弯折破坏地梁效应)[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8):3144-3155
A类:
地梁效应
B类: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桩体,弯折破坏,张拉裂缝,Mohr,有限差分方法,支承,抑制效应,混凝土强度,嵌入深度,地基稳定性,路堤荷载,起复,侧向变形,堤坡,坡脚,抗弯能力,断桩,置产,应力转移,失稳破坏,破坏模式,置地,桩群,抗弯刚度,横向变形,变形能力,削减,侧向位移,大桩,轴向压力,桩身弯矩,面弯,拉应力,桩间土,附加应力,整体稳定性,破坏机制
AB值:
0.3018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