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注浆主动控制隧道水平变形的机理及策略研究
文献摘要:
注浆为主动控制隧道变形的常用方法,然而注浆抬升隧道的研究较多,注浆对隧道水平变形进行控制的系统性机理与策略研究较少.针对此问题,本文根据注浆作用下既有隧道变形恢复效果及注浆对基坑支护体系的影响提出了注浆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并基于天津某工程案例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浆距离增大,隧道变形恢复率衰减较快,但当注浆距离小于3m时,注浆容易过度挤压隧道,引起隧道椭圆度增大,建议注浆距离为3m左右;为增大隧道椭圆度恢复率,隧道处于隆起区和过渡区时,竖向注浆体中心点应高于隧道水平中心线,处于沉降区时,应与隧道中心平齐;注浆引起隧道竖向变形的规律由挤压作用和推移作用决定,且挤压作用显著大于推移作用,因此,注浆后隧道顶部和底部分别呈现隆起和下沉变形;隧道直径6m左右时,注浆体长度建议为5~7m;利用注浆恢复既有隧道变形时,应验算及监测注浆对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基坑开挖;隧道变形;注浆;水平变形;主动控制;变形控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林晓峰;郑荣国;郑刚;程雪松;潘军;盛鲁腾
作者机构:
浙江杭海城际铁路有限公司,浙江 嘉兴 314499;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 325011;天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 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晓峰;郑荣国;郑刚;程雪松;潘军;盛鲁腾-.注浆主动控制隧道水平变形的机理及策略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22(06):100-113
A类:
B类:
主动控制,水平变形,隧道变形,常用方法,注浆抬升,既有隧道,变形恢复,恢复效果,支护体系,注浆效果,效果综合评价,综合评价体系,工程案例,三维有限元,有限元数值模拟,恢复率,3m,椭圆度,隆起区,过渡区,注浆体,中心点,中心线,沉降区,平齐,竖向变形,移作,下沉变形,6m,体长,7m,应验,验算,基坑支护结构,支护结构变形,内力,基坑开挖,变形控制策略
AB值:
0.3553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