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媒介时代人文教育主体性在场的指问、要义与进路
文献摘要:
资本逻辑对价值评价体系与价值分配机制的非道义干预,以及教育逻辑中的预设性错误,致使人文教育孤立于现实样态与实践领域之外,价值体系更凸显"他者"特性.这对当前"文化强国"建设构成了现实指问.为化解人文价值观培育困境,促进人文实践的价值回归,我国亟须推进"人文教育主体性在场"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据此,其行动要义在于,透过人文教育营建积极的社会心理机制,来化解悲观主义思潮危机;以人文行动对复合体验空间的实质介入,来促进"身体自由"的实现;通过知识资本构建"知识-权力"协同共生体系,来克服教育体制弊端.而改革与创新的实践进路在于,须因应媒介化时代要求,加快构建与发展人文教育的"自我技术",以及从国家、社会、高校三个层面去把握人文教育的"总体性改革".从而在文化价值共同体框架下,建立知识-权力制衡机制、知识价值交互共享的新型教育模式与授受关系,真正夯实人文教育主体性在场的核心基础.
文献关键词:
媒介时代;人文教育;主体性;行动要义;实践进路
作者姓名:
韩镁
作者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引用格式:
[1]韩镁-.媒介时代人文教育主体性在场的指问、要义与进路)[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120-128
A类:
行动要义
B类:
媒介时代,人文教育,教育主体,资本逻辑,对价,价值评价体系,价值分配,分配机制,道义,教育逻辑,预设性,现实样态,实践领域,价值体系,他者,文化强国,解人,人文价值,价值观培育,培育困境,价值回归,改革与创新,营建,社会心理机制,悲观主义,复合体,体验空间,知识资本,协同共生,共生体系,教育体制,实践进路,因应,媒介化时代,时代要求,自我技术,总体性,价值共同体,权力制衡,制衡机制,知识价值,新型教育模式,授受
AB值:
0.4169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