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纳布啡对心胸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驱动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纳布啡持续输注对心胸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中枢驱动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12月因心胸外科术后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需要镇痛的机械通气患者26例,其中男性17例,年龄59(49,69)岁,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为(9.5±4.5)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为(3.1±2.5)分。患者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SV),给予2个剂量的纳布啡持续静脉泵入镇痛,维持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在0分。在纳布啡镇痛治疗前(T0)、纳布啡镇痛达到CPOT评分0分后1 h(T1)、纳布啡剂量增加50%后1 h(T2)及纳布啡恢复初始剂量后1 h(T3)等时间点,通过膈肌电活动(EAdi)及气道阻断压(P0.1)反映呼吸驱动,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等指标,并通过COPT及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评估纳布啡的疗效。结果:与T0时比较,纳布啡持续输注剂量为0.10 mg/(kg·h)及0.15 mg/(kg·h)时患者CPOT及RASS评分均明显降低,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需求的镇痛/镇静效果。患者T0时的EAdi为6.0(4.5,8.0)μV,镇痛后T1时为6.4(3.6,7.4)μV,T2时为5.3(3.6,6.0)μV,T3时为6.1(4.6,7.2)μV,与T0相比,T1、T2、T3时的EA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T0时的P0.1为2.0(1.1,2.9)cmH2O,镇痛后T1时为2.0(0.9,3.2)cmH2O,T2时为2.0(1.1,3.4)cmH2O,T3时为2.2(1.2,3.6)cmH2O,与T0相比,T1、T2、T3时的P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之间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气指标及膈肌活动度、膈肌增厚分数、神经通气效能、神经机械效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胸外科术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纳布啡持续输注可实现有效镇痛,增加剂量不抑制患者呼吸驱动,且对生命体征及膈肌功能无明显影响。
文献关键词:
纳布啡;机械通气;呼吸驱动
作者姓名:
李卿;于月;何远超;梁媚皓;陈辉;刘玲
作者机构:
210009 南京,江苏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
引用格式:
[1]李卿;于月;何远超;梁媚皓;陈辉;刘玲-.纳布啡对心胸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驱动的影响)[J].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2022(03):230-234
A类:
气道阻断压
B类:
纳布啡,心胸外科,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驱动,持续输注,入住,东南大学,大医,ICU,中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压力支持通气,PSV,持续静脉泵入,持重,重症监护,CPOT,镇痛治疗,T0,初始剂量,膈肌电活动,EAdi,P0,生命体征,血气分析,COPT,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临床需求,镇静效果,cmH2O,血气指标,膈肌活动度,膈肌增厚分数,加剂量,膈肌功能
AB值:
0.2424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