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体外膈肌电刺激早期干预机械通气儿童膈肌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体外膈肌电刺激对机械通气儿童膈肌厚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行机械通气的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常规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在机械通气早期给予体外膈肌电刺激治疗。在机械通气后1周内每天应用床旁超声连续测量膈肌厚度,观察两组机械通气儿童膈肌厚度变化趋势,同时计算膈肌增厚分数(DTf)及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VIDD)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患儿32例,干预组15例(男10例),对照组17例(男11例)。患儿年龄中位数为33(10,77)个月,机械通气天数中位数为12(8,21)d。患儿行机械通气的原因包括呼吸功能不全10例、脑功能障碍10例、心功能衰竭8例、外科术后4例。干预组和对照组呼气末膈肌厚度(DTe)从第1天至第7天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干预组(左侧)第7天与第1天相比,DTe减少了11%,对照组则减少了18%;干预组平均每日DTe减少2%,对照组每日减少3%。右侧与左侧DTe变化趋势相似。干预组DTe均大于对照组,其中左侧第7天干预组DTe均值为(0.110 7±0.023 7)cm,大于对照组(0.093 5±0.016 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72, P<0.05);右侧第2天干预组DTe均值为(0.126 7±0.027 7)cm,大于对照组(0.104 7±0.018 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88, P<0.05)。第7天两侧DTf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DTf: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调整均数差为-0.117, P=0.088;右DTf: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调整均数差为-0.065, P=0.277)。干预组VIDD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比4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5, P=0.946)。 结论:体外膈肌电刺激可能对机械通气儿童减缓膈肌萎缩有一定的帮助,但膈肌萎缩的改善是否对临床有益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文献关键词:
儿童;体外膈肌电刺激;膈肌功能障碍
作者姓名:
张震宇;柳宇鑫;刘盼;杜俐佳;杜岩;陶金好;陆国平;王素娟;姚叶林;张铮铮;陈伟明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上海 20110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上海 201102
引用格式:
[1]张震宇;柳宇鑫;刘盼;杜俐佳;杜岩;陶金好;陆国平;王素娟;姚叶林;张铮铮;陈伟明-.体外膈肌电刺激早期干预机械通气儿童膈肌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2(11):868-874
A类:
体外膈肌电刺激,DTf,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DTe
B类:
早期干预,机械通气,气儿,随机对照试验,月入,入住,复旦大学,儿科医院,PICU,常规治疗,电刺激治疗,床旁超声,连续测量,时计,膈肌增厚分数,VIDD,中位数,呼吸功能不全,脑功能障碍,外科术后,呼气末膈肌厚度,天干,均数,肌萎缩
AB值:
0.140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