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01—2018年安徽省县域茶叶增产时空格局演变
文献摘要:
基于茶叶增幅、增产空间格局及增产贡献因素的不同视角探究近18年安徽省茶叶增产状况,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LMDI模型分析了茶叶增产空间格局变化及省域、县域尺度下的贡献因素.结果表明:(1)安徽省茶园面积、产量整体呈增长态势,超过88.2%的县区茶叶实现增产;主要增产区域集中于皖南、皖西,前10位的县区贡献了安徽省茶叶总增产的68.2%.(2)安徽茶叶累计增量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为0.313,为典型的空间聚集性;从县域增产量聚集程度来看,已经形成了3个高-高空间自相关中心,其中2个位于皖南茶区,1个位于皖西茶区.(3)茶园面积因素对增产贡献率显著提高,增产的45个研究单元中,茶园面积和单产贡献数量比为24:21,面积极显著、单产极显著的数量分别为15、10个,面积、单产因素贡献的极化现象明显.对面积极显著、显著的23县区,应推广先进的茶叶种植经验,改良茶叶品种,不断提升茶叶生产、加工中的科技含量,开发茶园增产潜力.
文献关键词:
茶叶;增产;空间;贡献;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海中;田晓四;胡刚;陈保平
作者机构:
池州学院 地理与规划学院,安徽 池州 247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海中;田晓四;胡刚;陈保平-.2001—2018年安徽省县域茶叶增产时空格局演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72-77
A类:
B类:
产时,时空格局演变,空间格局,贡献因素,不同视角,产状,相关方法,LMDI,省域,县域尺度,茶园面积,增长态势,县区,皖南,皖西,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空间聚集性,增产量,个位,茶区,单产,极化现象,推广先进,茶叶种植,茶叶生产,科技含量,增产潜力
AB值:
0.3247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