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盾构法重叠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顺序及施工间隔对土体变形的影响研究
文献摘要:
随着我国地下工程的持续开发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变得愈发拥挤.城市地铁上下行双线隧道在面对狭窄的地下空间环境限制时,有时需要采取重叠隧道的形式进行施工.由于双线隧道重叠布置,施工引发的土体变形产生叠加效应,因此重叠隧道施工引发的地表沉降更难控制和预测.同时,由于双线隧道重叠一般是为了应对狭窄的空间,因此重叠隧道通常会临近其他结构物施工,如建筑基础、管线和其他隧道.本文以天津地铁5号线程津段重叠隧道工程为背景,建立了精细化模拟的有限元数值模型,考虑了盾构掘进过程中掌子面支撑、盾构摩擦、盾构推力、盾尾注浆和台车重量等施工因素.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行了对比验证,证明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借助该数值模型对重叠隧道施工顺序与盾构施工参数的关系展开研究,优化了已有研究得出的简单定性结论.对重叠隧道双线隧道同步施工时不同施工间隔进行评估,从地表沉降、沉降发展速率、隧道位移和收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合统计学方法和施工实际情况给出了推荐的重叠隧道施工间隔方案,应用该结论可以帮助重叠隧道施工节省近一半工期成本.
文献关键词:
重叠隧道;施工顺序;施工间隔;现场实测
作者姓名:
范奇;张天奇
作者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 300350
引用格式:
[1]范奇;张天奇-.盾构法重叠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顺序及施工间隔对土体变形的影响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22(12):1318-1328
A类:
B类:
盾构法,重叠隧道,隧道施工,施工过程,施工顺序,施工间隔,土体变形,地下工程,开发建设,城市地下空间,得愈,拥挤,城市地铁,上下行,双线隧道,空间环境,叠加效应,地表沉降,结构物,建筑基础,管线,天津地铁,线程,隧道工程,精细化模拟,数值模型,盾构掘进,掘进过程,掌子面,盾构推力,盾尾注浆,台车,车重,施工因素,对比验证,盾构施工参数,同步施工,工时,统计学方法,近一半,工期,现场实测
AB值:
0.3011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