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腹腔注射葡萄糖对大口黑鲈血糖稳态和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和糖代谢关键酶的影响,选取96尾体质量为165.42±5.45 g的大口黑鲈禁食24 h,设置对照组(C组,0.8%生理盐水)和实验组(G组,注射2g/kg体重葡萄糖).结果显示:注射葡萄糖后,血糖水平先上升后下降,在8 h达到最高水平,直至48 h恢复至基础水平.G组肝糖原含量、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K)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且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G组血液、肝脏和肌肉中乳酸(LD)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Na+-K+-ATP酶的活性显著升高.G组肝脏糖异生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活性在1 h显著上升,然后持续下降并且在12 h显著低于C组.G组AMP依赖的蛋白激酶α(AMPKα)和葡萄糖转运体(Glut 1)的基因表达量低于C组;G组Glut 4的表达量在注射后的短时间内上调.以上结果表明,大口黑鲈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较低.注射葡萄糖加强其糖酵解过程并促进了乳酸和糖原生成,而对糖异生途径的调控能力较差.
文献关键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糖耐量;糖代谢;葡萄糖转运
作者姓名:
廖磊;刘浩;赵柳兰;刘巧;黄瑞;刘昌勇;唐小鸿;胡一帆;杨淞
作者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 成都6111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廖磊;刘浩;赵柳兰;刘巧;黄瑞;刘昌勇;唐小鸿;胡一帆;杨淞-.腹腔注射葡萄糖对大口黑鲈血糖稳态和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J].淡水渔业,2022(03):105-112
A类:
糖原生成
B类:
腹腔注射,大口黑鲈,血糖稳态,糖代谢,关键酶活性,Micropterus,salmoides,耐受能力,禁食,生理盐水,2g,血糖水平,先上,肝糖原,糖原含量,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LD,Na+,K+,ATP,糖异生,烯醇,PEPCK,蛋白激酶,AMPK,葡萄糖转运体,Glut,基因表达量,糖酵解,调控能力,糖耐量
AB值:
0.3064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