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高原慢性低氧暴露下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更应关注右心功能
文献摘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肺血管收缩、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导致患者右心后负荷过高,继而并发急性肺心病(ACP),加重右心功能损害,出现严重肺水肿及低氧血症.长期暴露在高原慢性低氧环境的健康人,极易出现生理性肺动脉高压及血液黏滞度改变等,这些因素会加重高原ARDS的严重程度.因此,高原ARDS与平原ARDS的病理生理变化有所不同,诊断标准、临床表现、病情严重程度也不一致.本文从高原ARDS的病理生理机制出发,探讨右心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提出高原慢性低氧暴露下的ARDS更应关注右心功能的监测与保护,优化呼吸支持治疗、肺血管扩张治疗、抗凝治疗等,以减少治疗中的再损伤,提高ARDS救治的存活率.
文献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低氧;肺心病;心室功能;右
作者姓名:
马四清
作者机构:
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西宁 81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四清-.高原慢性低氧暴露下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更应关注右心功能)[J].解放军医学杂志,2022(04):321-325
A类:
B类:
低氧暴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右心功能,ARDS,血管收缩,肺血管阻力,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后负荷,发急,肺心病,ACP,心功能损害,肺水肿,低氧血症,长期暴露,低氧环境,健康人,生理性,生理变化,诊断标准,病情严重程度,病理生理机制,呼吸支持治疗,血管扩张,扩张治疗,抗凝治疗,再损伤,心室功能
AB值:
0.2871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