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游离线粒体拷贝数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线粒体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线粒体破碎后形成的游离线粒体与一系列疾病密切相关.然而,人体内游离线粒体的含量较低很难被稳定抽提且易降解等因素导致游离线粒体拷贝数检测具有极大挑战.本研究拟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外周血游离线粒体拷贝数定量PCR技术.方法:通过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在SLAN?-96S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上检测人外周血游离线粒体拷贝数,构建新的游离线粒体检测方案.游离核基因在人体外周血中的稳定性远大于游离线粒体,因此使用多拷贝参考基因YH-1(300拷贝)检测游离核基因作为对照组.结果:成功建立了核基因标准曲线和线粒体标准曲线,并筛选游离线粒体拷贝数检测最佳引物扩增片段长度为82bp、血清有效分离时间在2h内、血清最佳分离方案为1600r/min离心10min再16000 r/min离心10 min、磁珠法游离核酸抽提试剂盒抽提游离核酸得率最高的新流程.利用新方案对100例不同年龄段的随机人群外周血抽提游离线粒体拷贝数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0-79岁游离线粒体拷贝数与年龄之间的相关性参数为| R |=0.18、P value=0.077,游离线粒体拷贝数与性别之间的相关性参数为| R |=0.27、Pvalue=0.061即游离线粒体拷贝数与年龄和性别均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与报道一致.结论:表明优化后的方案可稳定检测游离线粒体拷贝数,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检测游离线粒体拷贝数的方法.
文献关键词:
线粒体DNA;荧光定量PCR;TaqMan探针;外周血游离DNA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决恒;周宇荀;李凯;肖君华
作者机构: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上海2016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决恒;周宇荀;李凯;肖君华-.游离线粒体拷贝数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14):2607-2615
A类:
SLAN,96S,82bp,Pvalue
B类:
离线,线粒体拷贝数,建立及应用,病理过程,抽提,拟建,医用,人外周血,检测方案,远大于,多拷贝,参考基因,YH,标准曲线,引物,段长度,有效分离,分离时间,2h,1600r,10min,磁珠法,游离核酸,试剂盒,得率,新方案,不同年龄段,显著相关性,定检,TaqMan
AB值:
0.1991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