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NO-PGC1α线粒体生物合成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一氧化氮-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NO-PGClα)线粒体生物合成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6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03例为AMI组,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69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基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外周血NO-PGC1α线粒体生物合成通路的相关基因NO-PGClα、精氨酸酶2(Arg2)、一氧化氮合酶1(NOS1)mRNA的表达.分析AMI组不同病情患者NO-PGClα、Arg2、NOS1 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影响AMI发生的因素,分析NO-PGClα、Arg2、NOS1 mRNA相对表达量预测AMI发生的价值.结果 重度狭窄组外周血NO-PGC1α、NOS1、Arg2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中、轻度狭窄组(P<0.05),中度狭窄组NO-PGC1α、NOS1、Arg2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O-PGC1αmRNA[(O^R)=3.873(95%CI:1.594,9.412)]、NOS1 mRNA[(O^R)=4.267(95%CI:1.756,10.371)]、Arg2 mRNA[(O^R)=4.518(95%CI:1.859,10.979)]是影响AMI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外周血NO-PGC1α、NOS1、Arg2 mRNA及3者联合预测AMI发生的敏感性分别为70.87%、71.84%、75.73%和70.87%,特异性分别为73.91%、72.46%、71.01%和91.3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742、0.759和0.908.结论 外周血NO-PGC1α线粒体生物合成通路的相关基因NO-PGClα、Arg2、NOS1 mRNA与AMI发生有关,3者联合预测AMI发生效能良好,且NO-PGClα、Arg2、NOS1 mRNA表达可能与AMI患者病情有关.
文献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一氧化氮-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精氨酸酶2;一氧化氮合酶1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壮婷;杨帆
作者机构: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急诊科,江苏 常州 21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壮婷;杨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NO-PGC1α线粒体生物合成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12):78-83
A类:
PGCl,Arg2,NOS1
B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GC1,线粒体生物合成,生物合成通路,AMI,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共激活,常州市,该院,健康体检者,基本资料,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精氨酸酶,一氧化氮合酶,相对表达量,重度狭窄,线结,联合预测,患者病情
AB值:
0.09588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