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甘草活性成分对抗抑郁药诱导的肝损伤的防治作用
文献摘要:
由于现代精神疾病发病率的激增,抗抑郁药的应用增加.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抗抑郁药诱导的肝损伤已经逐渐成为严重的健康负担.此外,由于人们对抗抑郁药肝毒性的认知大多来源于药物警戒和临床病例报告,而缺乏观察性的研究,所以对其潜在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并且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在该研究中,抗抑郁药帕罗西汀(paroxetine)直接触发了炎症小体(inflammasome)的活化,表现为caspase-1的成熟和下游效应因子interleukin(IL)-1β的分泌,并且这种活化可以经甘草活性成分刺甘草查尔酮(echinatin)的预处理完全阻断.另外,研究还发现,刺甘草查尔酮有效地抑制了帕罗西汀诱导的炎症小体非依赖性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产生.从机制上讲,线粒体活性氧(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mtROS)的累积是帕罗西汀诱导炎症小体活化的关键上游事件,并且可以被刺甘草查尔酮显著抑制.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介导的特异质性药物性肝损伤(idiosyncratic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IDILI)模型中,LPS 与抗抑郁药帕罗西汀共同暴露于小鼠触发了炎症小体的异常活化从而诱导了特异质肝毒性,而这种损伤可以通过刺甘草查尔酮预处理得到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此研究还发现甘草的多种活性成分对帕罗西汀触发的炎症小体活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多种抗抑郁药诱导的炎症小体异常活化可以被刺甘草查尔酮预处理完全阻断.总而言之,该研究为抗抑郁药诱导肝损伤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为抗抑郁药肝毒性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文献关键词: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肝毒性;甘草;刺甘草查尔酮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牟文清;徐广;赵佳;陈媛媛;柏兆方;肖小河
作者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1137;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医学部,北京100039;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10006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牟文清;徐广;赵佳;陈媛媛;柏兆方;肖小河-.甘草活性成分对抗抑郁药诱导的肝损伤的防治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22(22):6146-6154
A类:
paroxetine,刺甘草查尔酮,IDILI
B类:
活性成分,抗抑郁药,防治作用,精神疾病,疾病发病,激增,令人担忧,多来源,药物警戒,病例报告,知之甚少,治疗策略,帕罗西汀,炎症小体,inflammasome,caspase,效应因子,interleukin,echinatin,理完,非依赖性,tumor,necrosis,线粒体活性氧,mitochondrial,reactive,oxy,gen,species,mtROS,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性药物,药物性肝损伤,idiosyncratic,drug,induced,liver,injury,异常活化,特异质肝毒性,理得,值得注意,总而言之
AB值:
0.2433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