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醇沉环节质量标志物的有效传递研究
文献摘要:
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例,研究中药口服液体制剂醇沉环节质量标志物的有效传递.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以腺苷、紫堇灵、菊苣酸、黄芩苷和汉黄芩素转移率为指标,考察醇沉前浓缩液密度、加入乙醇体积分数、搅拌速度、浓缩液温度、搅拌时间、醇浓度、醇沉时间、醇沉静置温度、加醇速度及浓缩液pH对醇沉工艺的影响,得出影响醇沉工艺的关键因素.再通过Box-Behnken试验对关键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醇沉工艺参数.当醇沉前浓缩液密度为1.12 g·mL-1,浓缩液pH为6.86,醇浓度为50.00%时,黄芩昔和汉黄芩素的转移率分别为91.86%和87.78%;当醇沉前浓缩液密度为1.13 g·mL-1,醇浓度为74.50%,醇沉静置温度为17.0℃时,腺苷、紫堇灵和菊苣酸的转移率分别为85.95%、71.62%和83.19%.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醇沉工艺确定工艺参数的方法合理可行,同时为中药口服液体制剂中质量标志物的有效传递提供指
导和经验.
文献关键词:
中药口服液体制剂;醇沉环节;质量标志物;有效传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然;姜梦华;孙娥;李超;朱法根;邵建国;封亮;贾晓斌
作者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口服释药系统重点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28;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儿科中药与特色制剂重点实验室,江苏泰兴225400;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江苏南京21119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然;姜梦华;孙娥;李超;朱法根;邵建国;封亮;贾晓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醇沉环节质量标志物的有效传递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2(21):5757-5764
A类:
醇沉环节,中药口服液体制剂
B类: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质量标志物,有效传递,Plackett,Burman,腺苷,紫堇灵,菊苣酸,黄芩苷,汉黄芩素,转移率,浓缩液,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沉静,静置,醇沉工艺,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
AB值:
0.1475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