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与质量综合评价优化葛根芩连汤煎煮工艺
文献摘要:
目的 优化和科学评价葛根芩连汤(Gegen Qinlian Decoction,GQD)的煎煮工艺,为其经典方剂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奠定基础以及提供参考.方法 以指纹图谱概貌结合多指标定量为综合评价,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对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煎煮次数进行优化.指纹图谱研究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mm×2.1mm,1.7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正、负离子模式检测,在质荷比(m/z)50~1200进行扫描,建立29批GQD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指认.对图谱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UPLC多波长检测方法测定木兰花碱、葛根素、药根碱、巴马汀、黄芩苷、大豆苷元、黄芩素、甘草苷8个成分含量,计算各样品综合得分,优化煎煮工艺.结果 建立了 29个试验号GQD样品的UPLC-Q-TOF-MS正、负离子模式下指纹图谱.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有共有峰23、19个,并对其进行指认,指认出葛根素、大豆苷元、黄芩素、黄芩苷、巴马汀、药根碱、木兰花碱、甘草苷、甘草次酸、大豆苷、异甘草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甘草酸、glyasperins D、甘草醇、绿原酸、韧黄芩素Ⅱ.对共有峰中8个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以计算综合得分,综合得分结果显示,26号工艺为最佳工艺.最终确定GQD最佳煎煮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0.5 h,煎煮3次,每次0.5 h.结论 所得出的GQD最佳煎煮工艺主要成分溶出率高,稳定可行,可为经典方剂GQD复方制剂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文献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指纹图谱;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煎煮工艺;UPLC-Q-TOF-MS;葛根素;大豆苷元;黄芩素;黄芩苷;巴马汀;药根碱;木兰花碱;甘草苷;甘草次酸;大豆苷;异甘草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甘草酸;glyasperins D;甘草醇;绿原酸;韧黄芩素Ⅱ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蓓蕾;韩晓宇;刘晶晶;张文君;孙志伟;胡扬;綦峥;杨雪晶;孙文斌;杨娜娜;李文兰
作者机构: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抗肿瘤天然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黑龙江省预防与治疗老年性疾病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76;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蓓蕾;韩晓宇;刘晶晶;张文君;孙志伟;胡扬;綦峥;杨雪晶;孙文斌;杨娜娜;李文兰-.基于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与质量综合评价优化葛根芩连汤煎煮工艺)[J].中草药,2022(22):7070-7081
A类:
Gegen,Qinlian,glyasperins,甘草醇
B类:
Box,Behnken,响应面法,质量综合评价,评价优化,葛根芩连汤,煎煮工艺,科学评价,Decoction,GQD,经典方剂,中药复方制剂,研究与开发,指纹图谱,概貌,多指标定量,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Waters,Acquity,UPLC,BEH,C18,色谱柱,100mm,1mm,流动相,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柱温,进样量,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子模式,模式检测,质荷比,共有峰,指认,多波长检测,木兰花碱,葛根素,药根碱,巴马汀,大豆苷元,成分含量,综合得分,TOF,认出,甘草次酸,异甘草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甘草酸,绿原酸,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最佳工艺,溶出率,研究和开发
AB值:
0.2394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