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小檗碱与6-姜烯酚配伍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和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文献摘要:
寒热并用法是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治疗的常用治法,黄连-干姜是体现寒热并用法的经典药对,该研究以黄连的有效成分小檗碱和干姜的有效成分6-姜烯酚联合应用,探究其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揭示寒热并用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和机制.采用葡聚糖硫酸钠自由饮用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分别给予小檗碱(100 mg·kg-1)、6-姜烯酚(100 mg·kg-1)、小檗碱(50 mg·kg-1)联合6-姜烯酚(50 mg·kg-1)灌胃,每日1次,给药20 d后取小鼠血清、结肠组织、粪便,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结肠病理组织学变化,阿利新蓝和过碘酸雪夫染色观察结肠组织黏液层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F4/80、黏蛋白-2(mucin-2)、闭合蛋白-1(claudin-1)、带状闭合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蛋白表达的变化,Meta扩增子文库法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显示,6-姜烯酚组、小檗碱组、6-姜烯酚联合小檗碱组小鼠肠道损伤明显减轻,结肠组织F4/80标记的阳性巨噬细胞数量减少,mucin-2蛋白表达升高,claudin-1、ZO-1表达升高,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降低;6-姜烯酚组、小檗碱联合6-姜烯酚组小鼠肠道菌群Shannon、Simpson、Chao、Ace指数显著升高,小檗碱组小鼠肠道菌群Chao、Ace指数显著升高.肠道菌群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给药后各治疗组疣微菌门、纲、目水平数目均显著减少,芽孢杆菌纲数目则逐渐增多,6-姜烯酚组、小檗碱联合6-姜烯酚组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基本完全消失,但产酸芽孢杆菌仍旧大量存在.综上结果,6-姜烯酚、小檗碱均能够抑制肠道炎症,减少巨噬细胞浸润和活化,减轻肠道损伤,降低肠道通透性,改善菌群结构,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小檗碱与6-姜烯酚联合应用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文献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6-姜烯酚;小檗碱;肠道炎症;肠道菌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魏海梁;李京涛;陈志国;闫曙光
作者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陕西咸阳712000;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陕西 咸阳712000;陕西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陕西 咸阳71204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魏海梁;李京涛;陈志国;闫曙光-.小檗碱与6-姜烯酚配伍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和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2(16):4418-4427
A类:
B类:
小檗碱,配伍,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炎小鼠,小鼠肠道,肠道炎症,寒热并用,治法,黄连,干姜,药对,有效成分,联合应用,肠道菌群,葡聚糖硫酸钠,自由饮,饮用,结肠炎模型,灌胃,小鼠血清,结肠组织,粪便,苏木,木素,伊红,染色法,结肠病理,病理组织学,阿利,碘酸,黏液层,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肿瘤,tumor,necrosis,interleukin,免疫组织化学法,组织巨噬细胞,细胞表面,标记物,F4,mucin,闭合蛋白,claudin,zonula,occludens,ZO,扩增子,子文库,高通量测序技术,肠道损伤,细胞数量,血清炎症因子,Shannon,Simpson,Chao,Ace,生物信息学分析,芽孢杆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全消,产酸,仍旧,巨噬细胞浸润,肠道通透性,菌群结构,肠道微生态平衡,协同增效作用
AB值:
0.26012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