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症状性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发生内分水岭性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症状性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患者发生内分水岭性梗死(IBZ)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 2011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症状性CICAO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IBZ组和非IBZ组,收集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症状性CICAO患者发生IBZ的相关因素。结果:共185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65±11)岁,男147例,女38例。IBZ组64例,非IBZ组121例。IBZ组眼动脉反流患者的比例为64.1%(41/64),高于非IBZ组47.8%(55/121)(
P=0.037);非IBZ组侧支代偿(ASTIN/SIR 3~4级)的比例为66.1%(80/121),高于IBZ组29.7%(19/64)(
P<0.001)。脑梗死病史(
OR=2.233,95%
CI:1.023~4.87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OR=1.516,95%
CI:1.006~2.285)、眼动脉反流(
OR=5.060,95%
CI:1.160~22.081)是症状性CICAO患者发生IBZ的危险因素(均
P<0.05);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OR=0.010,95%
CI:0.000~0.970)及侧支代偿(ASTIN/SIR 3~4级)(
OR=0.172,95%
CI:0.079~0.373)是症状性CICAO患者发生IBZ脑的保护因素(均
P<0.05)。
结论:有眼动脉反流、LDL、脑梗死病史是症状性CICAO患者发生IBZ的危险因素;INR及侧支代偿(ASTIN/SIR 3~4级)是症状性CICAO患者发生IBZ的保护因素。
文献关键词:
脑梗死;颈内动脉闭塞;分水岭;危险因素;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翟国杰;徐元;杨秀艳;盛习华;肖国栋;曹勇军
作者机构:
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苏州 215200;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苏州 215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翟国杰;徐元;杨秀艳;盛习华;肖国栋;曹勇军-.症状性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发生内分水岭性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22(37):2950-2955
A类:
IBZ
B类:
症状性,慢性颈内动脉闭塞,分水岭,相关因素分析,CICAO,苏州市,第九人,苏州大学,人口学,实验室检查,logistic,眼动脉,反流,代偿,ASTIN,SIR,脑梗死,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保护因素,横断面研究
AB值:
0.1493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