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应用单边轨道式外固定架双平面截骨一期矫正股骨远端骨骺损伤后遗下肢短缩、成角畸形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单边轨道式外固定架双平面截骨一期矫正儿童股骨远端骨骺损伤后遗下肢短缩、成角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采用单边轨道式外固定架,一期于股骨远端截骨即时矫形、股骨中上段截骨缓慢牵张延长治疗的5例股骨远端骨骺损伤后遗下肢短缩、成角畸形的患儿资料,其中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13.6岁(10~17岁),平均短缩5.1 cm(3.9~6.5 cm),股骨远端平均成角24.9°(17.0°~30.5°)。测量并分析患肢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股骨远端外侧机械轴夹角(mLDFA)、股骨远端后侧机械轴夹角(mPDFA)、机械轴偏移(MAD)、膝关节活动范围及双下肢长度。结果:5例患儿均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22个月(15~32个月)。所有患儿下肢机械轴线恢复满意,mLDFA,mPDFA,MAD均恢复至正常范围,肢体长度均达到术前计划,平均延长5.6 cm(3.9~8.0 cm),平均愈合指数为35.6 d/cm(29.0~45.0 d/cm),末次随访时X线片显示牵张区骨痂及截骨端均愈合良好。牵张期结束时,所有患儿屈膝活动度基本达到90°,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膝关节活动正常。所有患儿无血管、神经损伤,无髋、膝关节脱位,无去架后再骨折、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单边轨道式外固定架双平面截骨一期矫正股骨远端骨骺损伤后遗下肢短缩、成角畸形安全、可行,避免了多次手术,提高了患儿治疗期间的舒适度。
文献关键词:
外固定器;骨骺损伤;短缩/成角畸形;牵张成骨;畸形矫正
作者姓名:
谢祎;程富礼;景小博;张庆玉;于岚
作者机构:
郑州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郑州 450052;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院,郑州 450003
引用格式:
[1]谢祎;程富礼;景小博;张庆玉;于岚-.应用单边轨道式外固定架双平面截骨一期矫正股骨远端骨骺损伤后遗下肢短缩、成角畸形)[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19):1490-1494
A类:
mPDFA
B类:
单边,轨道式,外固定架,双平面,股骨远端骨骺,骨骺损伤,后遗,遗下,短缩,成角畸形,郑州市,骨科,期于,股骨远端截骨,矫形,中上段,长治,中男,平均年龄,端平,机械轴,夹角,mLDFA,后侧,轴偏,MAD,膝关节活动,关节活动范围,双下肢,下肢长度,轴线,至正,体长,术前计划,愈合指数,骨痂,屈膝,活动度,神经损伤,膝关节脱位,再骨折,深部感染,多次手术,治疗期间,外固定器,牵张成骨,畸形矫正
AB值:
0.2441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