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间隙平衡和测量截骨技术在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对比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同一患者两侧膝关节使用间隙平衡(GB)和测量截骨(MR)技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57例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双侧分期行TKA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患者首次行TKA时随机采用MR或GB技术,对侧手术则用另一种技术完成。手术均由一位主任医师主刀,假体均选择同一种假体。比较两种截骨技术行TKA的手术情况、影像学资料、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57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41例,首次手术年龄(68.5±4.6)岁(59~79岁)。随访(29.6±4.5)个月(22~39个月)。两次手术间隔(4.7±3.0)个月(0.5~12.0个月)。GB侧术后的引流量相比MR侧更少[(93.6±22.2)ml比(109.9±36.9)ml,
P=0.003]。在术后1个月随访时,GB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MR侧[(3.0±0.8)分比(3.5±1.2)分],活动度较MR侧高(105.7°±8.2°比100.2°±7.5°),美国膝关节协会(KSS)评分优于MR侧[(78.5±5.4)分比(74.2±6.3)分],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低于MR侧[(35.4±5.5)分比(38.0±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在VAS评分、关节活动度、KSS评分和WOMAC方面,两种技术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患者GB侧满意率为84.2%(48/57),MR侧为86.0%(49/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446)。两种技术在并发症发病率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P=0.754)。
结论:在无明显畸形的膝关节炎患者中,使用GB和MR技术行TKA均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临床效果相似。
文献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间隙平衡技术;测量截骨技术;屈伸平衡;队列研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文鹏飞;郝林杰;王军;王亚康;王涛;宋伟;张育民;秦四清;马涛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髋关节病区,西安 71005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文鹏飞;郝林杰;王军;王亚康;王涛;宋伟;张育民;秦四清;马涛-.间隙平衡和测量截骨技术在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22(37):2926-2932
A类:
屈伸平衡
B类:
测量截骨技术,全膝关节置换术,MR,TKA,西安交通大学,机采,对侧,主任医师,主刀,假体,手术情况,膝关节功能恢复,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中男,手术间隔,引流量,ml,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侧高,美国膝关节协会,KSS,Ontario,McMaster,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重复测量,关节活动度,满意率,面差,膝关节炎,关节成形术,间隙平衡技术,队列研究
AB值:
0.2247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