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石淋清颗粒预防大鼠草酸钙肾结石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石淋清颗粒预防大鼠草酸钙肾结石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石淋清颗粒低、中、高剂量组(6.5、13、26 g/kg)及去乙酰化酶3(SIRT3)抑制剂组(石淋清颗粒26 g/kg+SIRT3抑制剂25 m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将饮水更换为1%乙二醇溶液,并每天灌胃2%氯化铵溶液2 mL,连续4周,以复制肾结石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测定大鼠24 h尿量、尿液pH值和尿液中Ca2+、草酸(Ox)含量及血清中肌酐(Cr)、血尿素氮(BUN)、Ca2+含量;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形态、草酸钙肾结晶情况和超微结构;检测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骨桥蛋白(OPN)水平;检测大鼠肾组织中SIRT3、叉头框蛋白O3a(FOXO3a)、SOD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尿量、尿液pH值、肾组织中SOD水平,以及SIRT3、FOXO3a、SOD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尿液中Ca2+、Ox含量,血清中Cr、BUN、Ca2+含量,肾组织中ROS、MDA、OPN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严重,可见大量弥漫性分布的黑色结晶,肾小球基膜增厚,足突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水肿.与模型组比较,石淋清颗粒各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含量/水平(低剂量组血清中Ca2+含量除外)均显著逆转(P<0.05或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草酸钙肾结晶、肾小球足突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损伤均明显改善;而SIRT3抑制剂组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淋清颗粒可有效抑制大鼠草酸钙肾结石的形成,改善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作用和激活SIRT3/FOXO3a信号通路有关.
文献关键词:
石淋清颗粒;草酸钙;肾结石;肾损伤;抗氧化;SIRT3/FOXO3a信号通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靳潇潇;李卫胜;杨雄;郑聪;何文强
作者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二区,郑州 4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靳潇潇;李卫胜;杨雄;郑聪;何文强-.石淋清颗粒预防大鼠草酸钙肾结石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药房,2022(23):2858-2863
A类:
石淋清颗粒,kg+SIRT3
B类:
草酸钙,肾结石,高剂量,去乙酰化酶,饮水,乙二醇,醇溶液,灌胃,氯化铵溶液,大鼠模型,药组,生理盐水,尿量,尿液,Ca2+,Ox,肌酐,血尿素氮,BUN,肾组织病理,组织病理学,和超微,超微结构,ROS,骨桥蛋白,OPN,叉头框蛋白,FOXO3a,SOD2,蛋白表达水平,病理损伤,弥漫性,色结,肾小球,基膜,增厚,肾小管上皮细胞,除外,线粒体损伤,指标变化,肾损伤,高抗,抗氧化作用
AB值:
0.1929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