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芥子碱硫氰酸盐可溶性微针穴位给药抗支气管哮喘的药效学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芥子碱硫氰酸盐可溶性微针(ST-DMN)穴位给药抗支气管哮喘(BA)的疗效.方法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芥子碱硫氰酸盐(ST)抗BA的核心靶点,并针对排名前3位的核心靶点进行药效学研究.首先制备ST-DMN(ST载药量为1 mg/片),再将3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微针组、白芥子散敷贴组(阳性对照组)和ST-DMN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10%卵清蛋白(含氢氧化铝佐剂)致敏和1%卵清蛋白雾化激发以复制BA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大鼠不处理,模型对照组大鼠于肺俞穴、大椎穴涂抹生理盐水,空白微针组、白芥子散敷贴组、ST-DMN组大鼠分别于相同穴位给予空白微针、白芥子散(敷贴,1.5 g)、ST-DMN(2个穴位共给予3片)处理,每天1次,连续28 d.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一般症状并测定体质量,观察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形态变化,检测大鼠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肺组织中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结果 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ST抗BA的关键靶点有PTGS2、MMP-9、IL-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热休克蛋白90AA1等.药效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T-DMN组大鼠咳嗽减轻,毛色恢复,行为灵敏,呼吸平稳,体质量增加;肺组织结构、肺泡上皮细胞、肺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血清、BALF、肺组织中PTGS2、MMP-9、IL-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ST-DMN穴位给药抗BA的效果良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BALF、肺组织中PTGS2、MMP-9、IL-2水平有关.
文献关键词:
芥子碱硫氰酸盐;可溶性微针;穴位给药;支气管哮喘;作用靶点;药效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石佳楠;宋信莉;刘兴德;陈欢欢;杨小双;杨胜磊;沈丽;万开龙
作者机构:
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中药炮制与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阳 55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石佳楠;宋信莉;刘兴德;陈欢欢;杨小双;杨胜磊;沈丽;万开龙-.芥子碱硫氰酸盐可溶性微针穴位给药抗支气管哮喘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药房,2022(22):2728-2732
A类:
白芥子散
B类:
芥子碱硫氰酸盐,可溶性微针,穴位给药,支气管哮喘,药效学研究,ST,DMN,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技术筛选,核心靶点,载药量,空白对照,敷贴,阳性对照,卵清蛋白,含氢,氢氧化铝佐剂,致敏,白雾,雾化,肺俞穴,大椎穴,涂抹,生理盐水,肺组织,形态变化,大鼠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前列腺素,PTGS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关键靶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热休克蛋白,90AA1,咳嗽,毛色,体质量增加,肺泡上皮细胞,肺间质,炎症细胞浸润,病理变化,作用靶点
AB值:
0.1917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