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穿心莲内酯包合物微针的物理性状及肺靶向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制备穿心莲内酯包合物微针,评价其经皮给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特点及其肺靶向性.方法 采用微模塑法制备微针,以针体形态特征、机械强度和皮肤穿刺性能为指标,考察微针的物理性状;将72只大鼠分为对照组(灌胃穿心莲内酯滴丸溶液)和微针组(微针经皮给药),测定血及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比较,计算肺相对靶向效率.结果 微针呈圆锥形,针体均匀且表面平整,机械强度及皮肤穿刺性能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微针组的半衰期缩短55.10%,达峰时间缩短20.00%,峰浓度增加633.85%,且药-时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大,药物平均驻留时间明显延长,肺相对靶向效率为20.46.结论 穿心莲内酯包合物微针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皮肤穿刺性能,在皮肤中无蓄积,起效快,且肺靶向性良好,相对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口服穿心莲内酯滴丸.
文献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包合物;可溶性微针;药物代谢动力学
作者姓名:
邹清华;李姗姗;米翔;张梅;丁志英;闫荟羽
作者机构:
吉林省公主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长春 136100;吉林大学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邹清华;李姗姗;米翔;张梅;丁志英;闫荟羽-.穿心莲内酯包合物微针的物理性状及肺靶向性研究)[J].中国药业,2022(18):49-52
A类:
肺靶向
B类:
穿心莲内酯,包合物,物理性状,靶向性,经皮给药,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塑,机械强度,灌胃,滴丸,肺组织,药物浓度,药动学参数,对靶,圆锥形,半衰期,达峰时间,平均驻留时间,针具,蓄积,起效,相对生物利用度,可溶性微针
AB值:
0.201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