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脂质组学研究
文献摘要:
该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结直肠癌(CRC)患者和健康人的各50例血清样本进行脂质组学分析,通过P<0.05和倍数变化>1.5或<0.67筛选组间差异脂质,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其诊断能力,为基于脂质组学的CRC筛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两组血清脂质谱存在明显差异,发现155种差异脂质,以磷脂酰胆碱(PC)和甘油三酯(TAG)为主,涉及磷脂酰胆碱代谢和甘油三酯代谢.筛选并鉴定9个脂质标志物,包括棕榈酰乙醇胺、棕榈酸、鞘氨醇、鞘磷脂(SM)d40:3、SM d36:0、TAG 58:1、PC 34:2、PC 36:6、PC 38:7,其ROC曲线面积(AUC)均大于0.80,特异性与灵敏度较高,对于CRC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和应用潜力.
文献关键词:
结直肠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脂质组学;血清;生物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鸿炜;农艳瑛;朱一帆;梁运啸;周海琳;张嘉豪;张淇淞
作者机构:
广西大学 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消化内科,广西 南宁 53001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广西 南宁 53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鸿炜;农艳瑛;朱一帆;梁运啸;周海琳;张嘉豪;张淇淞-.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脂质组学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22(07):1014-1021
A类:
d40,d36
B类: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结直肠癌患者,脂质组学,组学研究,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CRC,健康人,血清样本,组学分析,倍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诊断能力,种差,磷脂酰胆碱,TAG,甘油三酯代谢,乙醇胺,棕榈酸,鞘氨醇,鞘磷脂,SM,线面,临床诊断价值,生物标志物
AB值:
0.1937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