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心肌酶谱变化及其与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心肌酶谱变化及其与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住院并接受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98例,根据瓣膜学术联盟标准临床心肌损伤分为损伤组(n=52)和对照组(n=46).入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1、7、14d观察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α 羟丁酸脱氢酶(ɑ–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α–HBDH)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段心肌酶谱指标变化情况;术后均实施为期2年(截止至2021年2月)随访调查统计死亡情况,分析心肌酶谱指标与预后间的关系.结果 入组98例手术患者心肌酶AST、LDH、CK、CK–MB、HBDH分别均于术后1 d升高(P<0.05),并于术后7d、14d逐渐下降(P<0.05),而损伤组和对照组变化趋势与此一致,但损伤组术后1 d各指标升高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入组98例手术患者,术后生存率为85.71%,其中损伤组生存率为78.85%,低于对照组生存率93.48%(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血清AST的AUC为0.725(95%CI:0.615~0.824)、LDH的AUC为0.685(95%CI:0.567~0.798)、CK的AUC为0.653(95%CI:0.526~0.766)、CK–MB的AUC为0.867(95%CI:0.753~0.934)、HBDH的AUC为0.624(95%CI:0.502~0.745).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心肌酶谱均存在不同程度上升,且心肌受损者上升更明显,且术后1d心肌酶谱上升对其预后存在一定预测价值.
文献关键词: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酶谱;心肌损伤;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思晨;叶建明;范庆浩;费苏鹏;郑盛弘;赵涵;张玉梅
作者机构: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浙江金华 32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思晨;叶建明;范庆浩;费苏鹏;郑盛弘;赵涵;张玉梅-.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心肌酶谱变化及其与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生,2022(30):89-93
A类:
B类:
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心肌损伤,伤及,性选择,浙江省金华市,联盟标准,14d,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creatine,kinase,肌酸激酶同工酶,isoenzymes,MB,羟丁酸脱氢酶,hydroxybutyrate,HBDH,心肌酶谱指标,指标变化,施为,截止,随访调查,调查统计,死亡情况,手术患者,7d,术后生存率,1d,预测价值
AB值:
0.1728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