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肝积汤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肝积汤治疗肝癌活性成分、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从TCMSP数据库筛选肝积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从GeneCard数据库获取肝癌相关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对共同靶点做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采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制作"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从TCMSP中获得肝积汤有效活性成分80种,药效分子靶点249个.与检索到的885个肝癌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95个共同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显示有TP5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等15个核心靶点.GO功能分析表明,这些靶点主要富集在细胞对化学应激的反应、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对脂多糖反应等;涉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全酶复合物、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复合物、蛋白络氨酸激酶等,主要涉及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肝积汤作用靶点富集在相关肝癌发生与发展的通路上,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病毒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信号通路.结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可能为肝积汤治疗肝癌的关键成分,TP53、VEGFA、AKT1等为核心靶点,PI3K-Akt、乙型肝炎病毒、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等通路为主要作用的通路.
文献关键词:
肝癌;肝积汤;网络药理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辉渊
作者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33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辉渊-.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肝积汤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10):1-5
A类:
肝积汤
B类:
网络药理学,肝癌,活性成分,TCMSP,作用靶点,GeneCard,String,蛋白互作网络分析,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软件包,富集分析,Cytoscape,网络图,药效,分子靶点,交集,TP5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A,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核心靶点,功能分析,脂多糖,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全酶,复合物,泛素,连接酶,发生与发展,磷脂酰肌醇,PI3K,Akt,乙型肝炎病毒,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关键成分
AB值:
0.21947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