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22例临床病理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nvasive stratified mucin-producing carcinoma,ISM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子宫颈ISMC的临床资料,分别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PAS染色,应用qRT-PCR法进行HPV检测,并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22例子宫颈ISMC患者年龄32~68岁,中位年龄47岁,平均45.9岁.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巢团状或腺管状排列,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及柱状,细胞质丰富,部分胞质空亮,胞质内可见多少不等的黏液,周边细胞栅栏状排列,细胞均无角化或细胞间桥形态出现.所有病例均可见腔缘的核分裂象或凋亡小体(22/22),多数病例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17/22).免疫表型:p16均弥漫强阳性,CK7、CAM5.2、CEA弥漫阳性或部分阳性,CK5/6、p40、p63散在阳性或阴性,PAX-8部分局灶阳性,ER、PR阴性.PAS染色均可见多少不等的细胞内黏液.qRT-PCR结果显示22例患者均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电镜显示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可见胞质内空腔及大小较一致的黏液空泡,核膜清晰.肿瘤细胞间以缝隙连接为主,未见桥粒结构,并且缺乏细胞张力丝.多数患者行广泛全子宫+双侧附件及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部分年轻患者及有特殊要求的患者保留双侧附件或双侧卵巢,术后辅助放、化疗或联合放化疗.22例患者中有21例存活,1例死亡(术后6个月).结论 ISMC是与HPV感染有关的、少见的子宫颈腺癌,具有HPV相关型腺癌的形态学特点,易与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混淆,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文献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HPV相关型腺癌;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免疫组织化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利杰;张森;吴文清;陈晶晶;顾萍;翁海燕
作者机构:
蚌埠医学院研究生院,蚌埠 23003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临床病理中心,合肥 23003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利杰;张森;吴文清;陈晶晶;顾萍;翁海燕-.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22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2(11):1324-1329
A类:
B类:
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临床病理分析,invasive,stratified,mucin,producing,carcinoma,ISMC,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例子,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PAS,qRT,HPV,电镜观察,患者年龄,肿瘤细胞,团状,管状,呈圆形,卵圆形,柱状,细胞质,栅栏,无角,角化,桥形,核分裂,凋亡小体,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表型,p16,弥漫,CK7,CAM5,CEA,CK5,p40,p63,PAX,分局,ER,PR,高危型,染有,细胞表面,微绒毛,空腔,空泡,核膜,缝隙连接,桥粒,附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年轻患者,特殊要求,术后辅助,放化疗,子宫颈腺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子宫颈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AB值:
0.3898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