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3种复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稻田不同复种轮作模式下旱茬作物秸秆还田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可为多元化复种轮作模式下机插稻优质丰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杂交籼稻'宜香优2115'和'晶两优534'为试材,研究麦-稻(T1)、油-稻(T2)、菜-稻(T3)复种轮作下前茬作物秸秆还田对不同机插杂交籼稻品种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结果]3种复种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品种对有效穗数、产量、垩白粒率、垩白度、崩解值、消减值等产量及米质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相对T1、T3模式,T2模式下稻谷产量分别增加16.26%~18.87%、10.83%~13.60%,垩白粒率分别降低17.77%~26.03%、9.33%~35.26%,垩白度分别降低26.07%~30.73%、11.55%~56.88%,崩解值分别提高3.13%~7.52%、10.35%~11.23%,消减值分别降低9.64%~9.84%、23.48%~24.74%.3种复种轮作模式下,机插晶两优534稻谷产量比宜香优2115显著提高2.57%~27.82%,成穗率显著提高0.12%~11.17%,垩白粒率、垩白度分别显著降低37.95%~77.43%、34.25%~80.80%;崩解值显著降低15.31%~28.79%,消减值显著提高48.30%~65.30%;但机插宜香优2115食味品质外观、口感、食味值分别比晶两优534不同程度的提高1.16%~11.64%、1.73%~9.40%和0.78%~4.74%.T2模式与机插晶两优534相配套最优,能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及总颖花数,促进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提高叶片与茎鞘的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是提高晶两优534产量改善外观品质的主要原因;且此模式下机插宜香优2115能显著提高峰值黏度、崩解值、口感和食味值,显著降低消减值,从而大幅改善稻米食味品质.[结论]相对菜-稻、麦-稻模式,油-稻模式均有利于提高不同机插杂交籼稻品种有效穗数,促进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产量,改善稻米外观品质;不同的机插品种特征特性差异显著,就机插稻谷产量而言推荐晶两优534,而机插食味品质宜选用宜香优2115.
文献关键词:
杂交籼稻;复种轮作模式;秸秆还田;机插;产量;米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袁晓娟;孙知白;杨永刚;林郸;郭长春;文艳芳;郭兴新;杨志远;陈宗奎;徐富贤;马均;孙永健
作者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1130;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德阳 61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晓娟;孙知白;杨永刚;林郸;郭长春;文艳芳;郭兴新;杨志远;陈宗奎;徐富贤;马均;孙永健-.3种复种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机插杂交籼稻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2(03):319-330
A类:
B类:
复种模式,秸秆还田,杂交籼稻,产量形成,稻田,复种轮作模式,作物秸秆,产量及品质,下机,机插稻,优质丰产,丰产高效,高效生产,实践依据,前茬作物,米质,有效穗数,垩白度,崩解,消减,减值,稻谷产量,产量比,食味品质,食味值,相配套,颖花,成熟期,干物质积累,物质转运,运量,外观品质,峰值黏度,稻米,提高产量,品种特征,特征特性
AB值:
0.1949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