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江西不同生态区优质晚籼稻产量、品质变化特征
文献摘要:
对6个优质晚籼稻品种在江西北部上高、中部吉安、南部赣州3个不同生态区下产量及品质的变化,灌浆结实期温度与产量、稻米品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明确优质晚籼稻的生态适应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随着纬度降低,各品种产量逐渐降低,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变优;直链淀粉含量下降,峰值粘度、崩解值以及糊化温度增加.优质晚籼稻产量主要受齐穗-成熟阶段的日最高温影响,外观品质主要受齐穗-成熟阶段的日最低温影响,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齐穗-齐穗后20 d的日最低温影响.优质晚籼稻在赣北地区种植能发挥产量优势,而在赣南地区种植则具有品质优势.
文献关键词:
籼稻;生态区;产量;品质;温度;江西
作者姓名:
刘梦洁;杨怡欣;陈乐;吴媛;解嘉鑫;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
作者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4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梦洁;杨怡欣;陈乐;吴媛;解嘉鑫;曾勇军;石庆华;潘晓华-.江西不同生态区优质晚籼稻产量、品质变化特征)[J].中国稻米,2022(02):60-65
A类:
B类:
不同生态区,优质晚籼稻,品质变化,西北部,吉安,赣州,产量及品质,灌浆,结实期,稻米品质,生态适应性,稳产性,纬度,外观品质,营养品质,直链淀粉含量,粘度,崩解,糊化温度,齐穗,成熟阶段,最低温,赣北地区,产量优势,赣南地区,品质优势
AB值:
0.3046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