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出炙甘草汤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出心律失常的疾病靶点,并与中药靶点合并取交叉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运用Cytoscape 3.7.2筛选关键基因,同时借助CytoNCA插件进行拓扑分析;运用Bioconductor数据库及RX644.0.0软件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wissdock在线分子对接工具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中的核心蛋白与核心化合物分子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171个化合物及4090个靶点,得到关于心律失常疾病靶点435个;PPI结果显示,Degree值排名前6的基因分别为:INS、KCNH2、SCN5 A、CAV3、GJA1、TNNI3;拓扑分析显示Degree排名前5的基因分别为:EGFR、HSPA8、NTRK1、ESR1、HSP90AA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炙甘草汤的大多数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的结合率较强,其结合能最低为SCN5 A与Lysine、KCNH2与Gamma-Ami-nobutyric Acid;GO富集分析显示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与心脏收缩、心脏肌肉收缩、心的过程、横纹肌收缩、心脏收缩调节等有关.KEGG富集分析显示心肌细胞的肾上腺素能信号、肥厚型心肌病、cGMP-PKG信号通路、扩张型心肌病相关.结论: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
文献关键词:
心律失常;炙甘草汤;网络药理学;靶点;通路;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叶嘉豪;胡志希;钟森杰;邱宏;熊霞军
作者机构:
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2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叶嘉豪;胡志希;钟森杰;邱宏;熊霞军-.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J].世界中医药,2022(06):760-766
A类:
RX644,swissdock,SCN5,TNNI3,Ami,nobutyric
B类:
网络药理学,炙甘草汤,心律失常,分析平台,TCMSP,BATMAN,有效成分,作用靶点,GeneCards,OMIM,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蛋白质相互作用,PPI,Cytoscape,选关,关键基因,CytoNCA,插件,拓扑分析,Bioconductor,交集,基因本体,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分子对接,核心蛋白,个化,Degree,INS,KCNH2,CAV3,GJA1,EGFR,HSPA8,NTRK1,ESR1,HSP90AA1,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结合能,Lysine,Gamma,Acid,肌肉收缩,横纹肌,肌收缩,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肥厚型心肌病,cGMP,PKG,扩张型心肌病,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
AB值:
0.3203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