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人参、丹参、葶苈子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分子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中医"药物金三角"的代表用药人参、丹参、葶苈子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从公开数据库获取中医"药物金三角"的代表用药人参、丹参、葶苈子的活性成分并进行靶点预测,将其与心力衰竭致病基因相映射以获取作用靶点.随后对药物作用于心力衰竭的靶点进行富集分析,并对关键信号通路中的靶点与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获得药物潜在活性成分187个,对应靶点455个,作用于心力衰竭的靶点共97个,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8(MAPK8)、清蛋白(ALB)为关键靶点.经过富集分析,发现中医"药物金三角"治疗心力衰竭涉及对药物的反应、炎症应答、对外部刺激的反应等生物过程,可作用于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环磷酸鸟苷(cGMP)-蛋白激酶G(PKG)信号通路、心肌收缩、心肌细胞中的肾上腺素能信号、醛固酮的合成和分泌等重要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信号通路中的靶点与成分平均结合能为-29.246 kJ/mol,说明靶点与成分之间具有良好的对接关系.结论 中医"药物金三角"的代表用药人参、丹参、葶苈子可通过复杂网络形式调控心肌收缩、心脏负荷、心室重构等生理病理过程,从而发挥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心力衰竭;人参;丹参;葶苈子;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黎燚华;陈琦;康亮;张志敏;赵新军;李荣
作者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 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 5104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黎燚华;陈琦;康亮;张志敏;赵新军;李荣-.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人参、丹参、葶苈子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分子机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1):3855-3863
A类:
B类: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技术探讨,丹参,葶苈子,慢性心力衰竭,利用网络,金三角,潜在作用,活性成分,靶点预测,致病基因,相映,作用靶点,对药,药物作用,富集分析,共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8,清蛋白,ALB,关键靶点,炎症应答,对外部,生物过程,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PKG,心肌收缩,心肌细胞,肾上腺素,醛固酮,平均结合能,kJ,复杂网络,心室重构,生理病理,病理过程
AB值:
0.2857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