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网络药理学探讨通脉颗粒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通脉颗粒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HPLC-QTOF-MS技术鉴定通脉颗粒的化学成分;通过TCMSP、TTD和PubMed等数据库检索通脉颗粒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脑卒中相关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关键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从通脉颗粒中鉴定出丹酚酸B、葛根素和藁本内酯等96个化学成分,筛选到38个活性成分和作用于脑卒中靶点55个,核心靶点包括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核因子κB(NFκB)和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等,关键通路主要涉及缺氧诱导因子1(HIF-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13K-Akt)等.结论 通脉颗粒中丹酚酸B、葛根素和藁本内酯等主要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PTGS2、NFκB和NRF2等靶点,调控HIF-1、TNF和P1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抗脑卒中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通脉颗粒;脑卒中;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网络药理学;药效成分;作用机制
作者姓名:
庞汉青;商潇予;魏晔;丁书文;刘量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0;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防治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0
引用格式:
[1]庞汉青;商潇予;魏晔;丁书文;刘量-.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网络药理学探讨通脉颗粒治疗脑卒中的作用机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4):13-19
A类:
B类: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网络药理学,通脉颗粒,脑卒中,UHPLC,QTOF,技术鉴定,TCMSP,TTD,数据库检索,成分作用,作用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关键靶点,蛋白互作网络,DAVID,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丹酚酸,葛根素,藁本内酯,个化,中靶,核心靶点,前列腺素,PTGS2,核因子,细胞系,相关因子,NRF2,缺氧诱导因子,HIF,磷脂酰肌醇,蛋白激酶,P13K,Akt,中丹,主要活性成分,药效成分
AB值:
0.2218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