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腰椎管狭窄症行后路椎间融合术前、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影像学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行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前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影像学的特征.方法 纳入2017年3月~2019年3月行后路腰椎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的LSS患者121例,依据患者术前邻近节段的退变情况分为:A组68例,术前邻近节段无退变;B组53例,术前邻近节段存在退变.对两组患者随访2年以上,对比其术前和末次随访的腰痛、下肢痛的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ASD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对术后ASD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获24~31个月的随访,平均27.3个月.B组术后AS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62.3%vs 20.6%,P<0.05).术前存在退变和体质量指数均为患者术后发生ASD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A、B两组患者术后ASD退变的影像表现均以椎管狭窄为主,分别占比9/14和24/33;而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在末次随访时并未有明显加重.A、B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JOA评分和ODI指数均获显著改善(P<0.05),但A组JOA评分高于B组(P<0.05);B组患者中,ASD亚组在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和ODI指数均高于无ASD亚组(P<0.05).结论 术前邻近节段退变和体质量指数均是LSS患者行腰椎减压融合手术后发生ASD的独立风险因素;术后椎管狭窄是ASD的主要影像改变.
文献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后路椎体间减压融合术;邻近节段退变;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
马辉;孙建强;莫涛;孟长峰;高凯旋
作者机构:
洛阳市中医院骨科;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河南洛阳47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辉;孙建强;莫涛;孟长峰;高凯旋-.腰椎管狭窄症行后路椎间融合术前、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影像学的研究)[J].颈腰痛杂志,2022(04):482-487
A类:
后路椎体间减压融合术
B类:
腰椎管狭窄症,椎间融合术,邻近节段退变,变影,lumbar,spinal,stenosis,LSS,椎体间融合,融合手术,手术前后,adjacent,segment,degeneration,ASD,固定融合术,患者随访,腰痛,下肢痛,VAS,骨科学,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disability,ODI,潜在风险,体质量指数,独立风险因素,影像表现,椎间盘退变,Pfirrmann,手术后
AB值:
0.2078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