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COVID-19管控期间气象条件变化对京津冀PM2.5浓度影响
文献摘要: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暴发后,中国多地实施了严格的管控措施,导致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但在减排实施的情况下,京津冀PM2.5等污染物浓度较过去5 a同期却明显增长,出现了两次PM2.5重度污染事件.利用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发现,相对于过去5 a,COVID-19管控期间京津冀地区的气象场表现为偏高的相对湿度、偏低的边界层高度和边界层内异常的辐合上升运动,有利于颗粒物的吸湿增长和二次转化,不利于污染物垂直方向上的扩散.此外,利用WRF-Chem模式开展敏感性试验发现,在京津冀中部地区气象场的变化导致2020年管控期间ρ(PM2.5)升高了20~55μg·m-3,升高比例高达60%~170%.进一步利用过程诊断分析法得出,增强的气溶胶化学过程和不利的湍流扩散条件是2020年COVID-19 管控期间PM2.5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在当今减排的大背景下,边界层高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可能成为预报预测京津冀地区PM2.5污染事件的重要指标.
文献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PM2.5;气象;气溶胶;WRF-Chem模式;过程分析;减排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邱雨露;陈磊;朱佳;马志强;李梓铭;郭恒;唐颖潇
作者机构:
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北京 100089;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44;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北京 100089;天津市环境气象中心,天津 30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邱雨露;陈磊;朱佳;马志强;李梓铭;郭恒;唐颖潇-.COVID-19管控期间气象条件变化对京津冀PM2.5浓度影响)[J].环境科学,2022(06):2831-2839
A类:
B类:
气象条件,PM2,管控措施,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浓度,重度污染,ERA5,再分析资料,资料分析,京津冀地区,相对湿度,边界层高度,辐合,上升运动,颗粒物,吸湿增长,二次转化,垂直方向,WRF,Chem,敏感性试验,冀中,中部地区,高比例,诊断分析,气溶胶,胶化,化学过程,湍流,扩散条件,过程分析
AB值:
0.3468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