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天气型下武汉城市圈PM2.5污染及大气层结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利用2015-2019年PM2.5和气象要素观测资料、NCEP和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不同天气型下武汉城市圈PM2.5区域污染时空分布、天气尺度环流和大气层结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圈污染以武汉为中心,多为轻度-中度污染,西部重于东部.造成武汉城市圈区域污染增长的天气形势包括4类,分别为冷高压底前部型、高压后部型、均压场型和低压倒槽型.4类污染天气型均有较低的混合层高度和地表通风系数,且边界层存在弱下沉运动和逆温,抑制污染垂直扩散.但气象要素影响PM2.5污染的机理各异:冷高压底前部型主要为大气压梯度引导偏北大风带来污染物远程输送,边界层冷平流导致低温、锋面逆温和浅薄高湿层(65%~80%),强输入性污染配合吸湿性累积增长造成严重污染,逆温厚度对PM2.5增幅作用明显;低压倒槽型东南风输入污染弱,但高温、低压引起气流辐合导致本地污染汇积,边界层暖平流带来平流逆温和深厚湿层(1000~750 hPa),逆温层底高偏低、厚度偏厚,促进污染物在近地面吸湿增长;高压后部和均压场型均为浅薄湿层(1000~975 hPa)、湿度中等(56%~75%),污染物吸湿增长相对较弱,高压后部型主要为偏东风短程输入污染为主;均压场型则为小风静稳天气,多晴空辐射逆温,逆温强度大,大气扩散能力差,污染主要为弱北风的输入和本地累积.
文献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污染天气分型;大气层结;逆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璇;王晓玲;陈赛男;董良鹏;章翠红;祝波;柳草;岳岩裕
作者机构:
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430074;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武汉430072;金沙国家大气本底站,武汉430074;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武汉43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璇;王晓玲;陈赛男;董良鹏;章翠红;祝波;柳草;岳岩裕-.不同天气型下武汉城市圈PM2.5污染及大气层结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2(08):52-63
A类:
B类:
不同天气,天气型,武汉城市圈,PM2,大气层结,气象要素,观测资料,NCEP,ERA5,再分析资料,区域污染,环流,成武,天气形势,冷高压,压底,前部,后部,均压,压场,低压倒槽,槽型,混合层高度,边界层,垂直扩散,大气压,气压梯度,偏北,北大,风带,层冷,冷平流,流导,锋面,浅薄,高湿,输入性,吸湿性,重污染,逆温厚度,东南风,辐合,暖平流,hPa,逆温层,近地,吸湿增长,长相,偏东风,短程,小风,静稳,晴空,逆温强度,大气扩散能力,北风,污染天气分型
AB值:
0.3366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