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山茱萸药材加工过程废弃物制备木醋液的化学成分分析及抑菌活性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热解温度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果核木醋液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筛选出最优热解温度,为山茱萸果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干馏法(306~600℃)制取山茱萸果核木醋液,温度每升高50℃收集1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滤纸片法测定不同热解温度山茱萸果核木醋液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抑菌活性最优热解温度木醋液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结果 共收集到6个热解温度木醋液,通过GC-MS分析鉴定出62种化合物,对其中10种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乙酸、糠醛、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正戊酸、愈创木酚、甲基环戊烯醇酮、2,6-二甲氧基苯酚)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0种化合物除糠醛外均以热解温度506~556℃收集的木醋液样品(W506~556)中质量浓度最高,其中丙酸质量浓度高达45.07mg/mL;抑菌实验显示,W506~556抑菌效果最佳,其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781 25%、0.781 25%和1.562 5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山茱萸果核木醋液的抑菌活性与其有机酸类和酚类物质的质量浓度密切相关.结论 不同热解温度山茱萸果核木醋液化学组成及含量存在差异,以热解温度为506~556℃C所得木醋液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山茱萸果核木醋液可作为其资源利用的新途径.
文献关键词:
山茱萸;山茱萸果核;木醋液;化学成分分析;抑菌活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浩宽;郭盛;尚尔鑫;张森;严辉;钱大玮;高松;李俊科;段金廒
作者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中药资源产业化与方剂创新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循环利用重点研究室,江苏南京 210023;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南阳47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浩宽;郭盛;尚尔鑫;张森;严辉;钱大玮;高松;李俊科;段金廒-.山茱萸药材加工过程废弃物制备木醋液的化学成分分析及抑菌活性评价)[J].中草药,2022(05):1372-1381
A类:
山茱萸果核,W506
B类:
加工过程,木醋液,化学成分分析,抑菌活性,活性评价,热解温度,Cornus,officinalis,液化,核资,开发与利用,干馏法,制取,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定性定量分析,过滤纸,滤纸片法,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微量肉汤稀释法,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共收,分析鉴定,相对含量,糠醛,丙酸,异丁酸,异戊酸,正戊酸,愈创木酚,环戊烯,烯醇,甲氧基,苯酚,07mg,抑菌实验,抑菌效果,有机酸类,酚类物质,化学组成
AB值:
0.2423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