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椭圆叶米仔兰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椭圆叶米仔兰Agfeeiarimosa(Blanco)Merrill茎枝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椭圆叶米仔兰茎枝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ODS、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MTT法分别测定其抗菌和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linalyl-7-hydroxycoumarin(1)、β-谷甾醇-3-O-6-棕榈酰葡萄糖苷(2)、(+)-儿茶素(3)、表儿茶素(4)、lyratol F(5)、3-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6)、(2R,3S)-5,7,3'-tri-omethyl-(-)-epicatechin(7)、育亨宾(8)、α-棕榈精(9)、表没食子儿茶素(10)、gallocatechin-(4'-O-7)-epigallocatechin(11)、(-)-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12)、(+)-异落叶松脂素-9'-O-β-吡喃葡萄糖苷(13)、(6S,7S,8R)-7α-[(β-D-glucopyranosyl)oxy]isolariciresinol(14)、原花青素 B1(15)、原花青素 B2(16)、原花青素 B3(17).化合物4、10~11、15~1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0、1.0、1.0、1.0、0.8、1.0mg/mL.化合物1、6、10~11、15~16对7种细胞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0~11、15~16均表现出抗菌和抑制肿瘤细胞株增殖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椭圆叶米仔兰;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抗菌活性;细胞毒活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韩晶晶;陈梦莹;岑娟;李钦;张峰
作者机构:
河南大学药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河南大学天然药物与免疫重点实验室,河南开封475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韩晶晶;陈梦莹;岑娟;李钦;张峰-.椭圆叶米仔兰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J].中成药,2022(01):97-102
A类:
椭圆叶米仔兰,Agfeeiarimosa,linalyl,hydroxycoumarin,lyratol,omethyl
B类:
Blanco,Merrill,乙醇提取物,硅胶,ODS,HPLC,分离纯化,据理,波谱,谱数据,稀释涂布平板法,MTT,细胞毒活性,个化,谷甾醇,棕榈,糖苷,表儿茶素,甲氧基,苯基,丙酮,2R,3S,tri,epicatechin,育亨宾,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吡喃,落叶松,松脂素,6S,7S,8R,glucopyranosyl,isolariciresinol,原花青素,B1,B2,B3,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浓度,MIC,0mg,细胞株,细胞毒性,肿瘤细胞,分离鉴定,抗菌活性
AB值:
0.34771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