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双靶超声微泡评估肾癌生长过程中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水平的实验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整合素α vβ 3双靶超声造影剂评估肾细胞癌(RCC)生长过程中肿瘤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水平的能力。 方法: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制备VEGFR/整合素α vβ 3双靶超声造影剂。构建20只人肾脏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株)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用于纵向评价RCC生长过程中靶向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变化情况,该组10只荷瘤鼠均接受2次靶向超声造影检查,2次检查时瘤体最大径分别为5~10 mm、>10~20 mm。第二组分为A、B两个亚组,每组5只荷瘤鼠:A组裸鼠瘤体最大径为5~10 mm,B组最大径为>10~20 mm,荷瘤鼠均行靶向超声造影检查。对超声造影声像图行定量分析后获取以下靶向定量参数:造影前3 min感兴趣区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超声爆破前及爆破后10 s各自峰值强度P 1及P 2,以及P 1与P 2的差值(dTE)。检查结束后获取第二组荷瘤鼠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内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R2、整合素α vβ 3及CD31表达情况,以横向比较各因子在不同大小RCC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靶向载药定量参数与各因子表达量间相关性。 结果:纵向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大小RCC靶向定量参数AUC及dT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瘤体越大,靶向定量参数越小。横向对比结果显示,不同大小RCC间VEGFR2及整合素α vβ 3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CD31表达水平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 P=0.754)。此外,瘤体最大径与靶向定量参数AUC、dTE、VEGFR2、整合素α vβ 3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rs=-0.83、-0.81、-0.70、-0.88,均 P<0.05),AUC与VEGFR2、整合素α vβ 3表达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 rs=0.76、0.72,均 P<0.05),dTE与VEGFR2及整合素α vβ 3表达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 rs=0.81、0.72,均 P<0.05),PI与CD3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rs=0.70, P=0.025)。 结论:RCC内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R2及整合素α vβ 3表达量随肿瘤体积增大逐渐减小。VEGFR/整合素α vβ 3介导的靶向超声造影可无创评估RCC内对应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R2及整合素α vβ 3的表达水平。
文献关键词:
超声造影;靶向微泡;肾细胞癌;血管生成
作者姓名:
李翠仙;黄备建;陆清;陆蓓蕾;李丛;王文平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上海 200032;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上海 200032
引用格式:
[1]李翠仙;黄备建;陆清;陆蓓蕾;李丛;王文平-.双靶超声微泡评估肾癌生长过程中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水平的实验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22(12):1077-1083
A类:
肾脏透明细胞癌,dTE
B类:
超声微泡,肾癌,生长过程,促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整合素,超声造影剂,肾细胞癌,RCC,生物素,桥接,接法,细胞株,裸鼠,下种,第一组,中靶,靶向超声造影,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参数变化,该组,荷瘤鼠,超声造影检查,第二组,声像图,感兴趣区,峰值强度,声爆,爆破,P ,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VEGFR2,CD31,横向比较,同大,表达差异,载药,纵向分析,横向对比,rs,肿瘤体积,可无,无创,靶向微泡
AB值:
0.1986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