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氯喹联合125I粒子用于裸鼠肝细胞癌移植瘤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氯喹(CQ)联合125I粒子用于裸鼠肝细胞癌(HCC)移植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24只健康裸鼠,于右侧腹股沟皮下注射约1×107个HCC Hep3B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从中选择移植瘤大小接近的20只,随机分为CQ组、125I粒子组(I-125组)、CQ联合125I粒子组(CQ+I-125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每组5只,分别予注射CQ、植入125I粒子、注射CQ联合植入125I粒子及不作任何处理;对比观察4组移植瘤质量、细胞凋亡数量、LC3表达水平、CD31表达水平、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析CQ联合125I粒子用于移植瘤的效果.结果 CQ组移植瘤质量、VEGF-A和Ang2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大于I-125组及CQ+I-125组而小于NC组(P均<0.05);I-125组移植瘤质量、VEGF-A和Ang2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大于CQ+I-125组而小于NC组(P均<0.05);CQ+I-125组移植瘤质量、VEGF-A和Ang2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小于NC组(P均<0.05).光镜下各组移植瘤细胞凋亡数及LC3表达按降序排列分别为CQ+F125组、I-125组、CQ组及NC组,以及I-125组、CQ+I-125组和CQ组或NC组.移植瘤MVD在CQ组及I-125组均大于CQ+I-125组而小于NC组(P均<0.05),在CQ+I-125组则小于NC组(P<0.01).结论 CQ联合125I粒子可协同抑制裸鼠HCC移植瘤生长.
文献关键词:
癌;肝细胞;放射治疗;碘放射性同位素;氯喹;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小鼠;裸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崇双;肖云华;梁清华;黄学全;何闯;邓良余;熊俊儒;刘平平
作者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核医学科,重庆40003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崇双;肖云华;梁清华;黄学全;何闯;邓良余;熊俊儒;刘平平-.氯喹联合125I粒子用于裸鼠肝细胞癌移植瘤)[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2(02):104-109
A类:
CQ+I,CQ+F125
B类:
氯喹,125I,裸鼠,肝细胞癌,HCC,侧腹,腹股沟,皮下注射,Hep3B,移植瘤模型,子组,正常对照,NC,不作,LC3,CD31,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Ang2,蛋白表达水平,光镜,降序,协同抑制,放射治疗,碘放射性同位素,体层摄影术,线计算
AB值:
0.1881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