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路基振动压实动力学响应机理研究
文献摘要:
为研究路基振动压实过程中振动轮动力学响应的产生机理,进而为连续压实监测技术中的谐波比类指标提供理论支撑,基于有限元方法,分别考虑了纯弹性和弹塑性2种土体本构模型,针对振动压实过程中的加速度信号进行了仿真分析,分别研究了几何非线性、接触非线性以及材料非线性对加速度信号畸变的影响,探讨了加速度信号频谱中谐波分量和次谐波分量的产生机理,并对其随弹性模量、黏聚力等土体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其中,弹性模型在发生跳振之前,可以分析几何非线性和由于接触面积变化引起的接触非线性的影响,在发生跳振之后,可以用来考虑由于脱空引起的接触非线性的影响,弹塑性模型可以反映材料非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几何非线性对加速度信号畸变的影响不大,材料非线性和接触面积变化引起的接触非线性是加速度信号谐波分量的产生原因,而跳振引起的接触非线性是次谐波分量的产生原因.此外,随着压实过程的进行,土体模量和屈服极限同时提高,接触面积变化引起的接触非线性增强,但材料非线性的影响减弱,由于压实的中后期土体弹性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塑性变形量很小,同时由于局部脱空的影响,导致实际工程中,随着压实过程的进行,二次谐波分量呈增大趋势.最后,跳振不仅会引起次谐波分量,还会导致谐波分量量值的减小,同时跳振发生前后加速度波形并不是连续变化,而是发生了突变.
文献关键词:
道路工程;动力学响应机理;有限元;连续压实监测;谐波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涛;方周
作者机构: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涛;方周-.路基振动压实动力学响应机理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22(05):1-11
A类:
动力学响应机理,连续压实监测
B类:
路基,振动压实,压实过程,动轮,产生机理,波比,比类,类指,有限元方法,本构模型,加速度信号,几何非线性,接触非线性,材料非线性,非线性对,畸变,信号频谱,谐波分量,弹性模量,黏聚力,土体参数,弹性模型,跳振,接触面积,面积变化,弹塑性模型,产生原因,塑性变形,变形量,局部脱空,二次谐波,量量,发生前后,加速度波形,道路工程
AB值:
0.217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