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整体式斜交桥台-桩-土体系往复加载拟静力试验
文献摘要:
将整体式桥台引入斜交桥中形成整体式斜交桥,可有效改善地震中桥梁上部结构纵横向耦连效应造成的面内扭转及落梁现象;但整体式桥台中主梁与桥台浇筑为一体,在地震作用下将发生复杂的桥台-桩-土相互作用.为此,以某整体式斜交桥为原型,开展了斜交桥台-H形钢桩-土体系往复加载拟静力试验研究,探究了体系的抗震性能、台后土压力分布规律以及桥台和钢桩的水平变形特征等.结果表明:斜交桥台-H形钢桩-土体系具有较高的耗能能力及延性,台后土对体系的抗震性能影响显著.台后土提高了体系抗侧承载力及刚度,但亦造成正负向受力不对称性,其中正向抗侧承载力及刚度明显高于负向,但残余承载力及位移明显小于负向.在小位移(<0.01H,H为桥台高度)下,斜交桥台的台后土压力沿埋深方向近似呈三角形分布,最大土压力位于台底;沿水平方向呈抛物线形分布,最大土压力位于距桥台锐角0.25 m处;沿纵桥向呈三角形分布,最大土压力位于台背.在大位移(≥0.01H)下,台后土靠台背处出现明显扇形塌陷区域,导致桥台顶部土压力降低,沿埋深方向开始呈双折线分布,沿水平方向呈三折线分布,最大土压力位置不变;沿纵桥向呈双折线分布,最大土压力与台背距离随加载位移逐渐增加.试验结束时,桥台顶部塌陷区域深度近500 mm,宽度近600 mm.加载过程中桥台基本为刚体,出现平动及转动位移;由于部分台后土流动至钢桩前侧,钢桩顶部产生朝向台后土方向的局部累积变形,桩身水平变形在埋深0.25 m处出现拐点及最大值,而非桩顶,试验结束后无明显残余变形.
文献关键词:
桥梁工程;桥台-桩-土相互作用;往复加载拟静力试验;H形钢桩;整体式斜交桥;台后土压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秋红;翁琴龙;黄福云;陈宝春
作者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 300350;天津大学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50;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秋红;翁琴龙;黄福云;陈宝春-.整体式斜交桥台-桩-土体系往复加载拟静力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22(11):73-85
A类:
整体式斜交桥,01H
B类:
土体,往复加载拟静力试验,整体式桥台,震中,中桥,桥梁上部结构,落梁,主梁,浇筑,地震作用,钢桩,抗震性能,台后土压力,土压力分布,水平变形,变形特征,耗能能力,延性,抗侧承载力,正负,不对称性,中正,埋深,三角形,大土,抛物线形,锐角,台背,大位移,扇形,塌陷区,压力降低,双折线,三折,加载位移,台基,刚体,平动,转动,动位移,前侧,朝向,土方,局部累积,累积变形,拐点,残余变形,桥梁工程
AB值:
0.21716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