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陕西地区混凝土无伸缩缝桥梁的温度作用及其区划
文献摘要:
为研究混凝土无缝桥温度作用取值的地域差异性,对一整体式无缝桥开展了长期温度测试,基于实测数据验证有限元温度场模拟方法的准确性;调研陕西省及周边省份46个国家基准气象站1993~2015年气象数据,对其中缺失太阳辐射数据的站点进行了补充,并将气象站日值数据分解为逐时数据用于温度场分析;利用气象数据进行了23年长期温度场模拟,并基于新西兰规范温度梯度模式,进一步通过广义帕累托模型计算了有效温度和温度梯度作用具有50年重现期的代表值;采用空间插值方法绘制了温度作用等值线地图,并对等值线地图进行简化得到了温度作用分区地图;考虑不同梁高和铺装厚度参数对温度作用模式进行了修正,并最后给出一个分区地图的应用案例,计算了陕西各分区内整体桥的跨径总长限值.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地区有效温度分区地图分布趋势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基本吻合,但关中和陕南部分地区取值较规范更为不利,而对于温度梯度顶部温差,陕北和陕南的大部分地区均超过规范统一取值14℃;在梁高小于1.4m时,不存在新西兰规范温度梯度模式中的等温段,修正后的温度梯度模式能准确反映不同梁高下的温度分布规律;沥青铺装厚度仅对顶部温差影响较大,不同铺装厚度情况下的顶部温差可按线性插值进行修正;整体桥主梁纵向变形量随桥长线性增长,可在自由伸缩变形的基础上通过过引入纵向伸缩量折减系数进行简化计算;桥长可通过考虑升温时的桥台弯曲破坏和降温时的桩低周疲劳破坏进行控制,根据实际合龙温度计算;在提出的3种温度分区中,最优合龙温度下的理论桥长最大值分别为290、240和220 m.
文献关键词:
桥梁工程;混凝土无缝桥;温度作用;极值统计;分区地图;整体桥极限桥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永健;马志元;刘江;朱伟庆;王旭;李明辉
作者机构:
长安大学 公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西安公路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永健;马志元;刘江;朱伟庆;王旭;李明辉-.陕西地区混凝土无伸缩缝桥梁的温度作用及其区划)[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22(05):85-103
A类:
混凝土无缝桥,分区地图,整体桥极限桥长
B类:
陕西地区,无伸缩缝桥梁,温度作用,地域差异性,一整,整体式,温度测试,数据验证,温度场模拟,气象站,气象数据,太阳辐射,数据分解,温度场分析,年长,新西兰,范温,梯度模,帕累托,有效温度,温度梯度作用,重现期,空间插值方法,等值线,梁高,铺装,作用模式,应用案例,跨径,总长,公路桥,桥涵,通用规范,JTG,D60,陕南,陕北,规范统一,高小,4m,高下,温度分布规律,沥青,对顶,差可,线性插值,主梁,纵向变形,变形量,长线,线性增长,伸缩变形,过过,缩量,折减系数,简化计算,桥台,弯曲破坏,低周疲劳,疲劳破坏,合龙温度,温度计,桥梁工程,极值统计
AB值:
0.34629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