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广西梧州市952例毒蛇咬伤流行病学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广西梧州市毒蛇咬伤流行病学特点,以指导毒蛇咬伤的预防与救治。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梧州市中医医院蛇伤科收治的1 091例毒蛇咬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毒蛇种类、患者性别与年龄、咬伤月份及具体时间、咬伤部位及局部症状等。结果:最终纳入临床明确诊断为某种毒蛇咬伤的95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952例毒蛇咬伤患者中,以烙铁头蛇(32.98%)、竹叶青蛇(27.84%)和眼镜蛇咬伤(26.26%)为主,其次是银环蛇(6.51%)、眼镜王蛇(3.15%)和五步蛇咬伤(1.58%),红脖颈槽蛇(0.73%)、金环蛇(0.42%)、蝰蛇(0.32%)和蝮蛇咬伤(0.21%)并不多见。952例毒蛇咬伤患者中,男性是女性的2倍〔647例(占67.96%)比305例(占32.04%),男女比例为2.12∶1〕;患者年龄0.8~87.0岁,以40~59岁患者居多(42.44%),其次为≥60岁患者(27.31%)。毒蛇咬伤主要发生在4~11月份(93.59%),以10月份为高峰期(16.39%);咬伤时间以下午(12:00 —17:59,30.88%)和晚上(18:00 —23:59,33.30%)为主,其次是上午(06:00 —11:59,24.69%),凌晨(00:00 —05:59)不多见(11.13%);其中烙铁头蛇和银环蛇咬伤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8:00 —23:59,竹叶青蛇咬伤集中在06:00 —11:59,眼镜蛇和眼镜王蛇咬伤集中在12:00 —17:59。咬伤部位主要集中在四肢(98.53%),以右侧肢体居多(53.57%);其中烙铁头蛇主要咬伤下肢,眼镜蛇和眼镜王蛇主要咬伤上肢。烙铁头蛇与竹叶青蛇咬伤后的局部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压痛、伤口周围皮肤温度偏高、渗血渗液等;眼镜蛇咬伤后局部症状表现为疼痛、肿胀、瘀黑、压痛、渗血渗液、发红等;金环蛇和银环蛇咬伤以麻木、轻微疼痛为主,其他局部特征不明显。结论:广西梧州市毒蛇咬伤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毒蛇种类以烙铁头蛇、竹叶青蛇和眼镜蛇为主,大多发生在4~11月份,时间集中在12:00 —23:59,以四肢咬伤居多,局部症状主要为疼痛、肿胀、压痛、肤温高、瘀黑等。应结合梧州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特点,构筑蛇伤防治体系,加强蛇伤防治知识教育宣传,提高人民群众蛇伤防范意识,并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从而有效降低毒蛇咬伤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
文献关键词:
毒蛇咬伤;流行病学;区域性;预防;救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梁明贤;梁平;罗威;伍颖光;彭敏汀;余培南
作者机构:
梧州市中医医院蛇伤科,广西中医外科(蛇伤科)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国际生物毒素研究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 543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明贤;梁平;罗威;伍颖光;彭敏汀;余培南-.广西梧州市952例毒蛇咬伤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2(01):85-90
A类:
眼镜王蛇咬伤
B类:
广西梧州市,毒蛇咬伤,伤流,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特点,回顾分析,中医医院,蛇伤,伤科,伤患,病历资料,局部症状,烙铁头,眼镜蛇咬伤,五步蛇,脖颈,金环蛇,蝰蛇,蝮蛇咬伤,并不多,不多见,男女比例,患者年龄,高峰期,下午,晚上,凌晨,银环蛇咬伤,发病时间,竹叶青蛇咬伤,四肢,侧肢,上肢,压痛,伤口,口周,皮肤温度,渗血,渗液,症状表现,发红,麻木,局部特征,中老年男性,梧州地区,防治体系,防治知识,知识教育,教育宣传,防范意识,诊断与治疗,低毒,致残率,病死率
AB值:
0.18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