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内脏利什曼病62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内脏利什曼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规范化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2例内脏利什曼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比较儿童患者与成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等指标。统计学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6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1例(50.0%),其中儿童38例(61.3%),成人24例(38.7%)。长期居住于陇南市者32例(51.6%),居住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者11例(17.7%),47例(75.8%)从发病至确诊时间>30 d。所有患者均有发热、畏寒,34例(54.8%)有乏力、纳差,30例(48.4%)有咳嗽、咳痰,10例(16.1%)有头痛、头晕;45例(72.6%)出现脾肿大,40例(64.5%)贫血,29例(46.8%)肝肿大;32例(51.6%)并发呼吸道感染,11例(17.7%)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0例(16.1%)并发肝功能异常。60例患者接受治疗,其中14例经治患者入院前接受过至少1个疗程的锑剂单药治疗后复发。46例接受标准锑剂方案单药治疗,14例接受标准锑剂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其中13例因肾功能受损而停用两性霉素B, 50例患者随访至少半年无复发。儿童脾肿大和肝肿大比例分别为86.8%(33/38)和65.8%(25/38),高于成人患者的50.0%(12/24)和16.7%(4/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0.03、14.26,均
P<0.050);儿童患者中从发病至确诊时间>30 d者为33例(86.8%),而成人为14例(58.3%),两组患者中不同发病至确诊时间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52,
P=0.011)。儿童患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降钙素原升高比例均高于成人患者[76.3%(29/38)比45.8%(11/24)、94.3%(33/35)比71.4%(15/21)、73.9%(17/23)比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97、3.89、7.82,均
P<0.050)。
结论: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并发症较多且重,早诊断、早治疗及规范化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及减少不良结局的重要措施。锑剂治疗失败患者可考虑两性霉素B单药或者联合锑剂再治疗,但应密切监测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文献关键词:
利什曼病,内脏;临床特征;两性霉素B;锑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岳伟;杨建全;元媛;蒋妮;廖承瑾;李金洲;王晓锋
作者机构: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兰州 730000;宕昌县人民医院感染科,陇南 746000;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岳伟;杨建全;元媛;蒋妮;廖承瑾;李金洲;王晓锋-.内脏利什曼病62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07):400-405
A类:
锑剂
B类:
内脏利什曼病,临床特征分析,规范化诊疗,兰州大学,诊治过程,儿童患者,成人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陇南市,甘南藏族自治州,确诊时间,畏寒,纳差,咳嗽,咳痰,头痛,头晕,脾肿大,贫血,肝肿大,呼吸道感染,噬血细胞综合征,肝功能异常,经治,院前,受过,疗程,单药治疗,两性霉素,肾功能受损,停用,患者随访,大比例,中天,高比例,早诊断,规范化治疗,治愈率,不良结局,治疗失败,可考,再治疗,肾损伤
AB值:
0.2526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