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保髂内动脉技术在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瘤腔内修复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行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的17例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合并总髂动脉瘤(common iliac artery aneurysms,CIA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了髂动脉分支支架技术(iliac branch device,IBD,
n=3)、喇叭形支架技术(bell-bottom technique,BBT,
n=10)和髂外、髂内动脉搭桥技术(
n=4)。三种方法均取得较好的技术成功率和近期效果。本研究显示根据腹主、髂总和髂内动脉具体情况,选择IBD、BBT和自体血管移植等技术,均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臀肌跛行、内漏、内脏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梁耀;刘杨阳;刘凯;王重阳;吴振东;梁璐;李晓强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血管介入科,张家港 215600;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南京 2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耀;刘杨阳;刘凯;王重阳;吴振东;梁璐;李晓强-.保髂内动脉技术在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动脉瘤腔内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2(11):852-853
A类:
CIAs,自体血管移植
B类:
髂内动脉,腹主动脉瘤,髂动脉瘤,腔内修复,苏州大学,张家港,鼓楼,行腔,endovascular,repair,EVAR,abdominal,aortic,AAA,common,iliac,artery,aneurysms,髂动脉分支支架,分支支架技术,branch,device,IBD,喇叭形,bell,bottom,technique,BBT,搭桥,三种方法,技术成功率,近期效果,总和,臀肌,跛行,内漏,内脏
AB值:
0.4467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