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Ⅰ期肺腺癌中病理学亚型判断预后的价值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2021年WHO肺腺癌分类判断Ⅰ期肺腺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手术,且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Ⅰ期肺腺癌的829例患者资料。男性389例,女性440例,年龄(60±11)岁(范围:32~90岁)。术前CT表现为实性结节570例,磨玻璃结节259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进行组间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总体生存和无复发生存的因素。结果:829例患者中腺泡型为主型470例,乳头型为主型165例,贴壁型为主型90例,实体型为主型62例,微乳头型为主型42例。与实性结节组相比,磨玻璃结节组患者中贴壁型为主型比例更高[20.5%(53/259)比6.5%(37/570),χ2=35.922,
P<0.01],而微乳头型[1.2%(3/259)比6.8%(39/570),χ2=11.961,
P<0.01]和实体型[1.5%(4/259)比10.2%(58/570),χ2=19.172,
P<0.01]为主型比例更低。贴壁型为主型的患者预后最好,腺泡型和乳头型为主型较差,实体型和微乳头型为主型的预后最差(
P值均<0.01)。T2期(
HR=1.631,95%
CI:1.030~2.583,
P=0.037)、病理主型(
P=0.036)、存在微乳头型成分(
HR=1.764,95%
CI:1.143~2.722,
P=0.010)及CT表现为实性结节(
HR=18.690,95%
CI:7.587~46.043,
P<0.01)为术后复发的预后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中,存在实体型成分均是总体生存的预后因素,存在微乳头型成分则均是无复发生存的预后因素。
结论:除病理学亚型外,存在微乳头型成分和实体型成分也是Ⅰ期肺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病理学亚型与T分期相结合对Ⅰ期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判断更有价值、更可靠。
文献关键词:
癌,非小细胞肺;预后;病理学,外科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欢;孙奉昊;陈振淙;王群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上海 20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欢;孙奉昊;陈振淙;王群-.Ⅰ期肺腺癌中病理学亚型判断预后的价值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22(06):580-586
A类:
B类:
病理学亚型,价值分析,WHO,类判,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术后病理,病理学检查,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Cox,比例风险模型,总体生存,无复发生存,乳头,头型,贴壁,体型,微乳,术后复发,预后因素,亚组分析,分则,除病,肺腺癌患者,非小细胞肺
AB值:
0.2204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