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病理性近视黄斑和视盘血流密度变化及其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病理性近视(PM)黄斑和视盘区血流密度(VD)变化及其与眼轴长度(AL)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6~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眼科就诊的近视患者171例17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2例,女性99例;年龄(35.0±10.8)岁。将患者分为PM组、高度近视(HM)组、非HM组,分别为51例51只眼、70例70只眼、50例50只眼。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对患眼黄斑和视盘区6 mm×6 mm范围进行扫描。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分区将黄斑、视盘区中心6 mm范围内视网膜划分为以黄斑、视盘中心为中心的2个同心圆,分别是直径为1 mm的中心区,1~3 mm的旁中心区;旁中心区分别有2条放射线将其分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4个区。测量患眼黄斑和视盘的中心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层(SCP)、深层毛细血管层(DCP)、外层视网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VD。对比观察PM组、HM组、非HM组患眼VD情况。三组患眼之间VD比较采用方差分析;VD与AL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PM组患眼黄斑旁中心区SCP、外层视网膜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VD均低于HM组、非H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M组患眼黄斑中心区DCP的VD高于H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0)。视盘区,除DCP上方、下方、颞侧和外层视网膜中心区外,PM组患眼其他区VD均低于非H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CP的黄斑中心区、视盘区上方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视盘中心区的VD与AL不相关( P=0.647、0.688、0.146 ),其他区域的VD均与AL呈负相关( P<0.05)。 结论:与HM、非HM患眼比较,PM患眼黄斑及视盘区多数区域的VD降低。
文献关键词:
近视,退行性;局部血流;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作者姓名:
万婷;李涛;佘曼;石文卿;李炳;周晓东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眼科, 上海 201508;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 201508
引用格式:
[1]万婷;李涛;佘曼;石文卿;李炳;周晓东-.病理性近视黄斑和视盘血流密度变化及其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眼底病杂志,2022(06):440-446
A类:
B类:
病理性近视,黄斑,视盘血流密度,眼轴长度,PM,盘区,VD,AL,复旦大学,眼科,高度近视,HM,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内视,盘中,同心圆,中心区,放射线,侧视,SCP,深层毛细血管层,DCP,外层,脉络膜毛细血管,区外,不相关,退行性,局部血流,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AB值:
0.1866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