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度近视人群视盘周围血流密度与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特征
文献摘要: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分析年轻成人中高度近视人群视盘周围血流密度及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纳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2020年10—12月门诊近视患者90例(90眼)。根据等效球镜度(SE)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7眼(-3.00 D≤SE≤+0.75 D)、高度近视组34眼(-9.00 D≤SE<-6.00 D)和超高度近视组29眼(SE≤-9.00 D)。采用OCTA测量眼球矫正前后视盘周围平均、上颞、颞上、上鼻、鼻上、鼻下、下鼻、下颞、颞下侧浅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RPC VD)以及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3组间RPC VD及pRNFL厚度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分析,RPC VD、pRNFL厚度、眼轴长度、SE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在眼球矫正前,与对照组相比,高度近视组在颞上、颞下侧pRNFL变厚,下鼻侧pRNFL变薄(
H=14.75,
P=0.001;
H=11.20,
P<0.001;
F=11.30,
P<0.001),在鼻上、鼻下侧RPC VD降低(
H=6.82,
P=0.033;
H=10.90,
P=0.004)。在平均、颞上、上鼻、鼻上、鼻下、下鼻及颞下侧pRNFL与RPC VD呈正相关(
r=0.29、0.25、0.35、0.44、0.50、0.40、0.48,均
P<0.05)。在眼球矫正后,平均pRNFL、RPC VD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
r=0.40,
P<0.001;
r=0.63,
P<0.001),与SE呈负相关(
r=-0.29,
P=0.006;
r=-0.48,
P<0.001),且在平均、上颞、颞上、上鼻、鼻上、鼻下、下鼻、下颞、颞下侧pRNFL与RPC VD呈正相关(
r=0.48、0.40、0.58、0.38、0.47、0.57、0.29、0.43、0.56,均
P<0.05)。
结论::高度近视患者RPC VD和pRNFL在眼球矫正前颞上、颞下增大,下鼻、鼻上及鼻下侧减小,而在眼球矫正后平均RPC VD和pRNFL增大。
文献关键词:
高度近视;视盘周围浅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芬;刘新婷;吴文凤;陈敏锋;毛欣杰
作者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温州 32502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芬;刘新婷;吴文凤;陈敏锋;毛欣杰-.高度近视人群视盘周围血流密度与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特征)[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22(05):321-328
A类:
视盘周围浅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
B类:
视盘周围血流密度,应用光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CTA,年轻成人,中高度近视,温州,眼视光,等效球镜度,SE,+0,超高度近视,眼球,正前,后视,下侧,RPC,VD,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比,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非参数,参数分析,眼轴长度,变厚,变薄,高度近视患者
AB值:
0.1808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